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谈戏曲家的阮大铖
作者:季国平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阮氏  汤显祖  王思任  戏曲创作  戏曲  创作思想  传统戏曲  中国戏曲  喜剧  虚构论 
描述:要“易歌演”的实践主张,以及“一笑有悟”的灵感论,也都是值得注意的。
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
作者:黄荣志 徐正英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牡丹亭》  《西厢记》  功名意识  科举制度  汤显祖  《霍小玉传》  《琵琶记》  下层文人  《拜月亭》 
描述: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黄荣志,徐正英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私订终身,或才子落难,贫女相救,私结夫妻。然后,才子进京,状元及第,佳人苦盼到头,终成眷属。这几乎是我国古典爱情婚姻剧(尤其是才子佳人戏
明代戏曲文学史料概述
作者:吴书荫  来源:文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戏曲  文学史料  戏曲  明传奇  汤显祖  古今杂剧  元明杂剧  戏曲作品  概述  元杂剧 
描述:作家也请名工巧匠刻印自己的作品,从而使大量的剧作、曲选和戏曲论著得以保存和传播,这就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
浅谈戏曲中的梦幻表现
作者:李晓林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梦境描写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梧桐雨  舞台时空  中国戏曲  明代戏剧 
描述:临川四梦”的写作原因归结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可见梦境在剧作家的写作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同时一
广播戏曲主持人应是多面手
作者:何林  来源:视听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广播电台  戏曲艺术  群众性  不景气  欣赏性  传播  策划 
描述:戏曲的生命力和根基在于群众,虽然当前戏曲面临困难和不景气,但希望仍在。广播以声音来传播节目,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主持人,可充分利用广播的优势,主动策划、安排各类节目,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节目
戏曲史上的“汤沈之争”
作者:黄天骥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吴江派  汤沈之争  戏曲创作  思想内容  音律  戏曲音乐  本色  作品  封建主义 
描述:越当着意斟量。 [前腔]参详,含宫泛徵,延声促响,把仄韵平音分几项,倘平音窘处,须将入韵埋藏,这是词隐先生独秘方,与自古词人不爽。若遇调飞扬,填他几字相当。
胡应麟的戏曲审美观
作者:卢劲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戏曲审美观  戏曲审美观  舞台艺术  舞台艺术  “谬悠其事”  “谬悠其事”  案头文学  案头文学 
描述:胡应麟不仅以《诗薮》著称,而且以一个艺术鉴赏家的独特视角,在戏曲批评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戏曲理论的真知灼见:舞台演出的和谐美、剧本创作的谬悠其事说及案头文学工之美,这是对传统曲学的大突破,其戏曲
汤显祖戏曲艺术“至情”观
作者:贺正皖 朱三九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戏曲  戏曲  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  梦境  梦境  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主张戏剧创作应以情来对抗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理。统观汤氏的思想脉络,儒、道、释相互交织,他没有偏执一隅,而是博采众长,这使得他更能洞察事理,从容构建自己至情的戏曲艺术殿堂
也谈汤显祖戏曲与昆腔的关系
作者:程芸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昆腔  宜黄腔  “四梦” 
描述:所據”。文人傳奇聲律的規範化、體制化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動態的揚棄過程。
汤显祖的贬谪之旅与戏曲创作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贬谪  贬谪  牡丹亭  牡丹亭  邯郸记  邯郸记  罗浮山  罗浮山  梅花美人  梅花美人  鬼门关  鬼门关 
描述:汤显祖岭南贬谪之旅所获得的观感和人生体验对他的戏曲创作关系重大。汤显祖在罗浮山、广州、澳门和海南岛的生动见闻,可以在《牡丹亭》和《邯郸梦记》的多处重要细节中得到印证。可以推想这两部传奇最初的写作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