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殊掠影
作者:杨宛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文人  高雅词派 
描述:晏殊掠影
二晏之比较
作者:宋邦珍  来源:清云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花间  宋词  意象 
描述:二晏之比较
苏轼“以诗为”新探
作者:徐安琪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性  王安石  黄州  密州  学思想  柳永  苏轼  浣溪沙  重要内容  儒家 
描述:宋代词学思想经过百余年的涵蕴和发展,在神宗、哲宗朝(一○六八—一一○○)步人了成熟时期。由于体音乐文学的属性与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关于体的特性必然成为学思想史的重要议题。熙宁年间崛起的苏轼
再论淮海
作者:徐培均  来源:词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海  身世之感  境界  佛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作者  林苑  落第  汴京  王安石 
描述:,似不应离开他的诗,也不应离开他的文。现在试结合淮海诗文探讨一下淮海
江西派辨
作者:謝桃坊  来源:词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宗派  江西  王安石  宋末元初  北宋  流派  晏殊  宋代  南宋  作品 
描述:一]《史》在现代词学中属於奠基之作,其‘江西派’说影响深远。这以后的学家们每有论及,并将‘江西派’的范围逐渐扩张[二]。此说应是宋词研究中很具理论意义的问题,
晏殊的梦
作者:刘相微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描述:晏殊是北宋前期词坛领袖,是宋词发展的开路人之一。在晏殊现存《珠玉》中,晏殊抒发了作为士大夫特有的情感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的无限思考。而这种“情”与“思”在晏殊的梦中表现的尤为强烈。
柧录
作者:王培軍  来源:词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建  咏诗  少年  虞美人  酒筵  晏几道  小山  张籍  李清照  北宋 
描述: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见《张司业》卷七
略论《隆平》的文献学价值
作者:熊伟华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隆平  《隆平  文献学  文献学  价值  价值 
描述:《隆平》是一部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史事的史籍,作为现存唯一一部北宋人所撰的北宋前期史,在史料、校勘、考证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文献学价值。
《牡丹亭》“下场唐诗”艺术价值微探
作者:何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唐诗  下场唐诗  至情  至情  唐诗  唐诗  互文性  互文性 
描述:《牡丹亭》全本共五十五出,有下场唐诗共计54首。早在元代杂剧和南戏中都已经有了下场诗。虽然诗歌与剧情有所关联,但诗歌的更多文学功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本文拟以这54首下场唐诗作为研究对象,突破以往
论《牡丹亭》唐诗对传奇剧剧情的推动
作者:任冬青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句诗  传奇剧  剧情 
描述:论抒情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写真》唐诗是刻画人物的传神之笔。上场诗主要用来介绍人物,剧中诗往往能表现人物内心。我们可以把唐诗的作用总结为概括和预示作用。才子佳人传奇唐诗,较成功的有《玉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