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论《牡丹亭》的至情表现
-
作者:章颖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梦中情 梦中情 人鬼情 人鬼情 人间情 人间情
-
描述:情感。而只有认识了自我主体和生存的环境,且能为了理想而不畏生死的考验,方能营造出"有情"世界。
-
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大余县牡丹亭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
作者:李晓红 刘恩盛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主题 牡丹亭 人文景观
-
描述:文化主题公园作为新兴的名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相对来讲,国外的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较成熟些,中国自20世纪中后期才初露端倪,现在正以独特的文化内涵,高科技的投入,以及人性化的设计在中国的城市中得到广泛的发展。
-
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观後记:试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
作者:唐德刚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观後记:试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
“实践”应是三个要素
-
作者:王孝哲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基本要素 实践过程 三个要素 良同志 过程性 物质性 社会科学 实践主体 包含
-
描述:赖金良同志在《社会科学》1983年第12期上发表了《关于“实践要素”的商榷》一文,认为“实践”不等于“实践过程”,“实践”只包含目的性和物质性两个基本要素。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实践本来就具有过程性。实践是人有目的的物质活
-
陆九渊的三个人学命题
-
作者:郑苏淮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人学命题 “吾心即是宇宙” “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 “六经皆我注脚”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哲学家。他的人学思想从其“心学”体系出发 ,突出了人的主体精神和人格修养。他关于“吾心即是宇宙”、“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和“六经皆我注脚”的三个人学命题 ,体现了陆九渊人学的体系
-
传播学视角下的“青春版《牡丹亭》现象”解读
-
作者:胡友笋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戏曲 戏曲
-
描述:对这一文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对媒介时代的中国戏曲艺术走出当下传承困境的探索当有启示价值。
-
只今惟向梦中寻:浅析《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
作者:庞婧绮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牡丹亭 畸恋 畸恋
-
描述:强烈的共鸣?而这古老的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
脚色制的基本意义及其现代转换:以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
作者:侍静睿 来源: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脚色制 脚色制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昆剧 昆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剧结构体制--脚色制发挥的巨大作用。
-
若即若离之祈盼与无奈:浅谈《牡丹亭》创作与"童心说"的关系
-
作者:曹光琴 高钏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说 童心说 祈盼 祈盼 无奈 无奈
-
描述:仅为作者喜爱,亦为世人推崇,产生过轰动效应,又具有深远的影响.
-
“昆剧传统”在当代的意义:以《牡丹亭》“重构本”为例的探讨
-
作者:陈芳 来源:戏剧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剧 当代戏曲 当代戏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折子 折子 全本戏 全本戏
-
描述:建立在對折子核心精義的認識上。本文即以《牡丹亭》為例,嘗試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來盱衡全局,思考如何在當代重構一部兼具思想內蘊與藝術價值的全本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