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展现生活知识的舞台
作者:刘正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心灵对话  展示生活知识  舞台 
描述:新课程改革语文课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和谐共处、探知生活知识的时空。学生来源于社会,更是要走向社会的。
女篮主帅陈道
作者:孙桦  来源:篮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女篮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世界锦标赛  奥运会  全国联赛  攻防转换意识  中国篮球  青年男篮  国家队  身体素质下降 
描述:1992年中国女篮在李亚光的率领下,登上了奥运会亚军领奖台,还夺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取得了中国篮球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1994年1月20日,陈道出任中国女篮教头,仅过几个月
调中心应是价格改革
作者:刘煜辉  来源:经济展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  货币调控  货币调控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配合  政策配合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淡出  淡出  财政  财政 
描述:我们总是在争论,货币是要紧还是要松。实际上,以上问题的关键是货币调控是否还要继续担纲调控的主角。货币政策从一个“频繁操作、多做多错”的状态过渡到逐步淡出调的中心,由价格改革担纲、辅以财政政策配合
试谈广告语言的多种用途、多种风格——兼答洪舒同志
作者:朱泳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拙作《一则巧妙的广告词》在:《汉语学习》1988年第3期发表后,洪舒同志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见《汉语学习》1988年第5期《也评“长城电扇”广告语言》)。这说明大家对方兴未艾的广告事业,对名牌产品的广告语言,是越来越关心了,当然是好事。拙
多样的书风 坎坷的人生——试谈苏轼书法风格的演变与人生境遇
作者:蒋高军  来源: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书法风格  书法作品  人生经历  王安石  演变  尚意书风  坎坷  艺术天才  苏东坡 
描述: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全才和艺术天才,诗词、书法、绘画、文章无不擅长。其在书法上,是尚意书风的急先锋,用书法诠释了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把书与人的情绪高度统一,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并与整个时代艺术精神相吻合。
明月长留照短缨:议《粲花斋五种》喜剧风格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粲花斋五种》  喜剧风格    明代  剧本  戏剧思想  艺术特色  创作 
描述:外流行。受家庭环境影响,炳从小就热爱戏剧,尤其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
荆公体自妙 暮年益风流——从一首诗看王安石晚年创作风格
作者:杨海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作风格  王荆公体  晚年  小诗  主人  作者  花木  自然山水  风流 
描述:《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诗作,湖阴先生是作者住在金陵紫金山(钟山)下时的邻居。该诗共二首,我们不妨选其第一首来看王安石先生晚年创作风格。这首题壁之作,描写山中人家的初夏景色,清新别致
论曾巩散文语言的声音节奏及句法修辞对其散文风格的影响
作者:喻进芳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风格  散文风格  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  节奏  节奏  句法修辞  句法修辞 
描述:声音节奏的运用对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曾巩平正温雅的散文风格,甚得力于其语言的运用。具体而言,其散文的平正温雅在形式上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它那平和的语音语调、散缓的节奏以及句法修辞的运用。
日本禅僧在河北柏林禅寺体验修行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法音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柏林禅寺  禅僧  日本曹洞宗  中国佛教  验修  临济宗  佛教协会  中日韩三国  发源地  历史和现状 
描述: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派遣的七名禅僧,于1998年11月15日至25日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中国禅寺修行体验。在中日两国佛教悠久的传统友好关系中,河北柏林禅寺曾三次接待日僧驻锡:第一次是唐文宗开成五年(84...
生活的真实和诗画的情韵(读刘绍棠的《蒲柳人家》)
作者:张同吾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生活的真实和诗画的情韵(读刘绍棠的《蒲柳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