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篇主题的理解方法初探——兼析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
作者:罗钱军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篇分析 语篇主题 语境 关联 王安石
-
描述:语篇主题即语篇指向,是语篇的主要基本思想。在生成任何一个语篇时,说话人总是从语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语篇的主题被读者(或听者)所理解。本文运用语言学中语篇分析的有关理论,以王安石词
-
冰清化蝶的心理因素探究:蔡楠《飞翔或者冰清化蝶》主题表达
-
作者:柳青 来源: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力.丰富的蝴蝶意象在文人笔下,构成了色彩斑谰的世界.
-
三网融合的发展和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的主题演讲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题演讲 “十一五”规划 投资回报率 用户终端 用户需求 长远发展 技术发展 驱动力 刘韵洁
-
描述:个趋势是推动三网融合的驱动力;我们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远发展的战略,都把三网融合当成重要的目标提出来,另外就是三网融合是技术发展必然的趋势。
-
王益公安分局积极开展学习李秋莲主题实践活动
-
作者:暂无 来源:新西部(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题实践活动 公安工作 王益 学习 人民群众 矛盾纠纷 安全防范 铜川市
-
描述:民群众宣传各类安全防范小常识,真正做好社区“大管家”,
-
从互文性视角论空间建构与主题层次:以欧阳修〈丰乐亭记〉、〈
-
作者:林淑云 来源:章法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曾巩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醒心亭记 互文性
-
描述:写作时间相近,三亭空间紧邻,亭名均由欧阳修所命之共通背景,为本文以「互文性」观察三文提供契机。同时,三文又各有侧重。〈丰乐亭记〉重在称美大宋功德、丰年民乐,强调人与政治、社会的联系。〈醉翁亭记〉重於景物的描写及与民同欢的自适,强调人与自然、人我之间的互动。〈醒心亭记〉则在欧阳修撰述之外,另辟蹊径,着力於「醒心」之故实与底蕴,以明欧阳公高远之政治抱负及其之「难遇」与「贤德」。综观之,以知三文於空间建构之相互发明,彼此间存有着「搭台布景」之功。於主题中并有着层层生发之处:以人民生活之「丰」,引发山水游观之「乐」;以陶然於山水之「乐」,引领出「醉」於山水之娱情;然则醉而复「醒」,藉此归结出欧阳修「乐」之真谛,实在於经世济民的崇高理想。
-
主题式教学法提升陶瓷英语文化认知的行动研究 吴会芳
-
作者:暂无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主题式教学法提升陶瓷英语文化认知的行动研究 吴会芳
-
细微变化,突显主题--谈谈《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
-
作者:薛梅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对柳梦梅的再创造进一步突显了作品"以情抗理"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情至爱"的呼唤和赞美.
-
细微变化,突显主题——谈谈《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
-
作者:薛梅 来源:安康师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慕色还魂》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形象比较 形象比较
-
描述:柳梦梅的身份、柳梦梅的阳则之美及其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等几个方面,比较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细微差别,认为汤显祖对柳梦梅的再创造进一步突显了作品“以情抗理”的主题,表达了作者
-
陆象山心性说脉络及其当代价值
-
作者:钱同舟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心性说 心性说 脉络 脉络 价值 价值
-
描述:伦理与心性哲理于一体,完成了世俗化伦理与思辨性哲学的结合,是对佛道心性方面挑战的积极回应,也实现了对儒学的改造,创造了儒学的再次辉煌。
-
说禅趣诗《题西林壁》
-
作者:周正举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趣诗 苏轼 哲理诗 佛理 禅诗 海月 王安石 庐山 禅宗 禅理
-
描述:苏轼《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人都说此诗是一首哲理诗。我却认为,此诗是一首禅偈。苏轼所处的时代是禅风大炽的时代。苏轼被人称为“五祖戒禅师之后身”。他从年青起就深受佛教的影响,通判杭州时常听海月大师惠辩宣讲佛理,“百忧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