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现代的中国女性散文--兼及梁琴、郑云云的散文创作
-
作者:胡颖峰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散文创作 郑云云 “女性文学” 王英琦 九十年代 精神世界 文化散文 《随想录》 《“牛棚”小品》
-
描述:一长期以来,模式和模式所带来的文本流行,导致的是散文创作的千篇一律和文本意义的普遍丧失。直至八十年代,当小说、诗歌、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种均以撞击传统的再生般姿态和形式步入
-
一颗闪光的珠子——论刘绍棠小说创作的民族风格
-
作者:方顺景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颗闪光的珠子——论刘绍棠小说创作的民族风格
-
?与局限(刘绍棠创作道路得失刍议)
-
作者:赖瑞云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与局限(刘绍棠创作道路得失刍议)
-
论金瓶梅的情感特性和兰陵笑笑生的创作动机
-
作者:及巨涛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兰陵笑笑生 创作动机 西门庆 情感 道德意识 特性 李瓶儿 描写 汤显祖 中国文学史
-
描述:的工作并不在于下简单的结论,而在于对《金瓶梅》本身作深入研究。本文拟就《金瓶梅》的情感特性与兰陵笑笑生的创作动机,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
论舞蹈形象塑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意义:从芭蕾舞剧《牡丹亭》
-
作者:周仪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 舞蹈创作 舞蹈创作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为例,对舞蹈形象塑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和阐释。
-
当代戏曲创作如何实现艺术与市场双赢初探:以昆曲青春版《牡丹
-
作者:周黎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改革 改革 艺术 艺术 市场 市场
-
描述: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戏曲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年青观众群。本文以近年来在上座率及口碑上均取得较好成绩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和黄梅戏《徽州女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西楼错梦》欠分明:试从此剧看唐涤生的创作困境
-
作者:区文凤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困境 演出剧目 剧团 情节 曲词 反封建主题 爱情 主要矛盾 九天玄女 牡丹亭
-
描述:外,其后大概只再演出过两场:一场是1959年2月14日在长沙湾道球场演出,这是仙凤鸣剧团在那里演出棚戏中的一场;另一场是仙凤鸣剧团为星岛日报及成报主办的济贫运动的演出,具体演出日期却无法确定。
-
意会汤清远,言传李笠翁:关于古典戏曲创作论的思考
-
作者:安葵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论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李渔 意会 作品 戏剧家 中国戏剧 学术研讨活动
-
描述:但他在戏曲理论方面,因为没有系统著作留下,所以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而李渔呢,也有“十种曲”传世,李渔自己说,他的《风筝误》
-
略论王学左派对汤显祖思想及戏曲《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
作者:许艳文 来源: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王学左派 程朱理学 莎士比亚 戏曲 封建礼教 王阳明学说 人文主义者 浪漫主义者
-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歌妓流离与唐宋文人创作浅论
-
作者:王萍 李碧华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妓流离 文人创作 白居易 晏几道 周邦彦
-
描述:歌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和唐宋时期的文学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歌妓的复合特质,探讨了唐宋时期文人们在和歌妓的交往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