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儒法斗争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柳宗元 王安石 教育领域 大地主阶级 儒家道统 司马光 韩愈 历史地位 斗争
-
描述:挽救不断加剧的政治、经济危机,不断提出要求革新进步的政治主张。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决定了以韩愈、司马光为代表的儒家和以柳宗元、王安石为代表的法家之间的激烈斗争。斗争的中心仍是复古守旧还是变法革新的问题,反映在教育领域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王烈教授用清法治疗婴幼儿热哮经验
-
作者:李新丽 孟虹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清法 婴幼儿 热哮
-
描述:大者3岁。多数病例有过敏性鼻炎、湿疹、佝偻病、脾虚泻以
-
评“中国国家与法的历史参考书”第一分册
-
作者:摎文远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参考书 春秋左传 甲骨文 历史研究 周礼 教研室 材料 西周 不可靠 出处
-
描述:法律出版社在今年三月出版了北京大学法律系国家与法的历史教研室编辑的"中国国家与法的历史参考书"第一分册,这样性质的书不管是对学法律或是学历史的人来说,都是很需要的,但我在粗粗读过一遍之后,感到这本书
-
论北宋熙丰变法时期的市易法(续)
-
作者:俞兆鹏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易法 北宋 枢密院 神宗 熙宁 王安石 史料 增广 叙录 徽宗
-
描述:,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但是,有关理财的新法项目很多,其中市易法推行后,对北宋财政的增收究竟起了多大作用?这就需要作具体研究。
-
“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
-
作者:江抚教 来源:争鸣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
-
从火药的发展看北宋时期儒法斗争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
作者:暂无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色火药 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 硫磺 劳动人民 四大发明 科技发展 中国共产党 指南针 世界文明
-
描述: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发明的火药属“黑色火药”。主要成份是硫磺、硝石和木炭。在古典文献上可查到的关于火药的代表性配方有以下两个:一是郑思远撰的《真元妙道要略》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蜜加热分解成炭,再加上硫磺与硝石就是黑色火药,烧起来以后,火势十分猛烈,能把房子都烧掉。
-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的朴素辩证法——兼谈儒法斗争与自然
-
作者:徐德荣 潘树广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草药 形而上学 自然科学知识 梦溪笔谈 沈括 自然辩证法 王安石 唯心主义 辩证法思想 朴素辩证法
-
描述:有时他们似乎也在那里高谈天文地理、数学医术,但不是提出荒谬绝伦的命题,就是肆意歪曲已有的科
-
划清图财害命和抢劫致死的界限——对姜法昌、姜洪臣案定性问题
-
作者:周迅智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抢劫罪 抢劫致死 抢劫致人死亡 被害人 杀人罪 司法实践 犯罪 法学界 定性问题 故意杀人
-
描述:图财害命和抢劫致人死亡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犯罪,前者属于杀人罪,后者属于抢劫罪。但是,我国法学界对抢劫罪的构成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司法实践中在对这两种犯罪确定罪名时,也存在混乱现象:对为了得到被害人随身携带的钱财而杀人的图财害命案,有的定抢劫罪,有的定杀人罪,有的定抢劫、杀人两个
-
对被告人姜法昌、姜洪臣应定故意杀人罪
-
作者:弓长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意杀人罪 被告人 抢劫罪 被害人 公私财物 刑法 抢劫犯罪 犯罪目的 犯罪动机 行为人
-
描述:被告人姜法昌、姜洪臣合谋杀死被害人李××一案,我认为应定故意杀人罪。 本案为什么不能定为抢劫罪呢?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条之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不能抗拒,强行将公私财物
-
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读《王荆公年谱考略》
-
作者:罗思鼎 来源:红旗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读《王荆公年谱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