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4)
报纸(364)
图书(17)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68)
红色文化 (365)
地方文献 (25)
地方风物 (9)
才乡教育 (8)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81)
2011(60)
2008(43)
2007(42)
2006(25)
2005(27)
2002(18)
1999(15)
1996(14)
1982(5)
按来源分组
南方文物(2)
西部大开发(2)
炎黄世界(1)
情系中华(1)
党史文苑(纪实版)(1)
党史博览(1)
贵州党史(1)
共产党员:下半月(1)
决策探索(1)
北京晚报(1)
黄庭坚
作者:刘小川  来源:小说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苏轼  苏东坡  王安石  书法  陶渊明  山谷诗  宋代  欧阳修  江西修水 
描述:有的地方都是风光秀丽的,诗性的百代生长乃是自然而然,犹如花要
来稿选登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学院  油画  书法  湖南  阜阳  安徽  刘衡  朝阳  摄影 
描述:来稿选登
贪享乐国势渐衰落
作者:梁小帅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徽宗  蔡京  衰落  北宋末年  宰相  司马光  书法  王安石  国势  理论 
描述:小的包围之下,从年轻有为走上了荒淫腐朽。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六年中,蔡京担任
谢稚柳书札——致吴灏(之七)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记  《淳化阁帖》  传播工具  赵光义  宋太宗  唐人  书法  摹本  收藏  文体活动 
描述:一段]
苏轼大字草书“春风”解
作者:徐启雄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春风》  草书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王安石  书法  韩愈 
描述:在民间尘封隐身达九百余年后,近日在苏轼任过两任太守的杭州现身!
曾熙其人其书
作者:林乐伦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  康有为  维新变法  吴昌硕  孙中山  湖南  张大千  以碑化帖  清末民初 
描述:造。三十一岁乡试中举,被湖南巡抚推荐到兵部供职,入仕不到三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曾"投笔从戎",赴山海关投奔同乡刘坤一,任军中幕僚,并联络李瑞清、任福黎、戴邃庵、杨仁山等四处奔走呼吁,力阻议和,期间多次冒险去关外,遍谒驻守关外湘军将领,力主抗日,最终事败垂成。返京后,积极参与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失败后,列强入侵,两学渐渐进入了国门。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会奏废科举、兴学章被采纳,江苏总督率先建立"师范传习所";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常";李瑞清前往日本考察教育,出任江宁提学使、"两江师范学堂"监督,兼办高等学堂、暨南学堂;曾熙应湖南当局聘请,继1900年回乡在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主讲后,于1905年再次返湘创办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亲任学堂监督,兼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教学内容
古人论书画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力  天资  书法  虞集  人论  幅变  间气  人寿 
描述:书法甚难。有得力于天资,有得力于学力。天资高而学力到,未有不精奥而神化者也。——元·虞集画有千幅万幅不变者,有幅幅变者。不变者正宗,变者间气。变之人乐,不变之人寿。客日:"于变乎?不变乎?"曰:"变
芷兰斋藏藏书家墨迹叙录(之二) 李宗瀚:松风水 月比其清华
作者:韦力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李氏  墨迹  风水  道光十一年  临川  书法  春湖  桂林山水  立轴 
描述: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
及时为学 随事炼心:李瑞清的金石缘
作者:李玉萍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金文  书法  研究金  清末民初  为学  篆书  金石  古文字学  铭文 
描述:清末民初,从考古、古文字学角度研究金文的人很多。这些人,主要研究其图形考释铭文及文字的音、形、义等,而对于丰富多彩的金文书法却涉猎者甚少。在此情形之下,李瑞清与金石产生了不解之缘——他对金文进行了
严复致吴彦复书札
作者:程道德 佟鸿举  来源:收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复  王安石  书札  京师大学堂  贾谊  自然科学  谢安  戊戌变法  书法  手札 
描述:译局总办、复旦公学校长、京师大学堂总监督。19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