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63)
学位论文(34)
报纸(20)
会议论文(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09)
地方文献 (11)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0(38)
2009(36)
2007(33)
2006(28)
2004(25)
1998(18)
1990(13)
1986(14)
1984(9)
196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
杜甫研究学刊(21)
文学遗产(8)
东坡赤壁诗词(4)
咬文嚼字(2)
人事与人才(1)
作家(下半月)(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小学生作文向导(1)
考试.高考语文版(1)
王安石文学革新一隅
作者:张啸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革新  作品  韩愈  杜甫  杜诗  革新派  欧阳修  受非难  政治家 
描述:受非难。程颢兄弟说他是“坏了后生学者”,吕诲诬蔑他“如少正卯之才,言伪而辩,行伪而坚”。宋代的道学家们视他为死敌,后世也对他毁誉参半。曾经有人说“秦之亡由商鞅,宋之亡由安石”。鲁迅
苏、黄诗比较论
作者:韩经太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苏轼  李商隐  杜诗  杜甫  王安石  李白  韩愈  比较研究  诗心 
描述:从其成就足以代表宋诗的角度讲,苏轼,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而从其风格足以体现宋调的角度讲,黄庭坚,同样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唯其如此,苏、黄诗的比较研究,显然就具有超越单纯之作家研究而体味一代诗人之文化艺术精神的深远意义。同时,由于人们多知苏、黄之同,故本文特意偏重于苏、黄之异的辨析。
诗词语言艺术例论
作者:吴孟复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诗词  诗歌语言  杜甫  我国古代  近体诗  王安石  汉语词汇  语言风格  苏轼 
描述:何文字、语言所不能比拟的。这是对仗、韵律的基础,也是词、句、篇章千变万化的由来,而我们先民早就总结出来的赋、比、兴等手法又大大提高诗歌的表现力量。所以,
浅论宋代的“崇陶”现象
作者:吴惠娟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崇陶  苏拭  士大夫  辛弃疾  陆九渊  苏轼  五斗米  杜甫  东坡 
描述:一千五百多年来,历史投有掩没诗人陶渊明的光辉。人们的讴歌,从推祟他韵隐逸到他的诗文然后又论及他的人格精神,使陶渊明成了不朽的存在。而这在最最推崇陶渊明的宋代,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文化现象。
巨笔屠龙手(论苏轼的政治主张)
作者:石声淮 唐玲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主张  政治改革  北宋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杜甫  改革主张  政治斗争  政治改良 
描述:天下,而不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身份载入史册的。但在苏轼的论著里,却又保存了许多改革政治的宏词大论;这些政治主张,最后也是一纸空文,不过屠龙之术而巳,对北宋的社会政治改革,不仅没有起什么作用,反而给自己招致了几近杀身之祸。尽管如此,然而苏轼的艺术实践活动,又与这些政治主张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研究苏轼艺术创作过程中,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怎样探索汤显祖的曲意——和侯外庐同志论《牡丹亭》
作者:王季思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侯外庐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柳宗元  柳梦梅  戏曲  杜甫  解释  探索 
描述:方总算看懂了,因此问题也明朗化了。现在只就《外传》中提出的两个新的论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能得到读者和侯外庐同志的指正。
夏日炎炎苦热诗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审计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强调出  客观形象  王安石  杨万里  现实性  主观感觉  大诗人  北戴河  杜甫  北宋 
描述:夏日炎炎苦热诗
剥皮诗与脱胎诗种种
作者:何中奇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清正廉明  白居易  酒坛  写真  知县  杜甫  李白  苏轼  都城 
描述: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坛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坛日日醉春风。王安石任某县县令时,清正廉明,人誉之为“铁面知县”;王调走后,继任者乃一昏庸酒徒,民斥之为“酒坛”。上诗便是这一现象的“写真”。
南宋杜学片论
作者:杨胜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杜诗研究  王安石  人格价值  李纲  《渭南文集》  穷而后工  文天祥  政治家  四家诗 
描述:南宋杜学片论杨胜宽杜甫其人其诗在宋代受到重视与尊崇,从中唐韩愈的著名论点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杨亿标榜"西昆",却不喜杜甫,至讥之为"村夫子";欧阳修因性分所近而扬李抑杜,也致疑于后世
王安石修改《字说》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说》  文学家  北宋  文字  京城  《诗经》  意识  天气  杜甫 
描述:北宋杰出文学家王安石,学问渊博,满腹经纶。他不仅能诗善文,而且对文字很有研究。身任宰相之职时,他时常访察民情。一次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