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杨同志故乡行
-
作者:万是侬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 刘绍棠 文学 家乡 作家 芙蓉 印象 白杨 编委 一行
-
描述:1980年10月,著名电影演员白杨、著名作家刘绍棠等一行,应湖南《芙蓉》文学丛刊编委邀请来湘讲学。在湘期间,白杨同志专程回故乡汨罗探亲,县委安排我(时任中共汨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负责接待。在短短的两天接触中,白杨同志那种人民艺术家的气质和风韵,给我和家乡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
“绍棠——”
-
作者:石丛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编辑部 医院 桑塔纳轿车 作家 鸡蛋 吉普车 右派 县城 组稿
-
描述:觉得好像是212吉普车在向东飞奔,奔向那运河边的儒林村呢?
-
乡民口语和古典文学语言的重塑--刘绍棠乡土小说的语言艺术
-
作者:峻冰 来源: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语言 刘绍棠 说语言艺术 乡土小说 小说语言 口语 作家 小说形式 古典诗词 双重性
-
描述:作过程中不可也不应回避的问题。当然,鉴于小说自身存在类的差异、作家有艺术造诣的高低以及小说创作实践的具体多样,在这一问题的处理
-
一种相思 两样言愁--小议二晏的怀人词
-
作者:石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议 夕阳 晏殊 清平乐 主人公 小山词 意境 木兰花 作家 踏莎行
-
描述: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毕竟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喜欢大晏思致的深广,有人则欣赏小晏情感的浓挚;有人喜欢大晏词的温润圆融,有人则欣赏小晏词的顿挫凄婉。
-
精神家园的追问与救赎--读王英琦《乡关何处》
-
作者:沈爱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精神家园 王英琦 救赎 乡关 资本主义 作家 哲学意义 精神危机 精神世界 海外游子
-
描述:义上来说,他们实际上正在实现着又一次人生壮丽的心灵之旅,那就是对于普泛的人类“精神家园”的迫切追问以及对之深刻领悟后的宗教般的救赎。就个体或整个人类来说:“精神家园”的荒芜是十分可怕的,它意味着惊人的人类心灵之柱的朽溃、精神的败落、道德的沦丧,甚至于“种”的灭绝。正是因为这
-
写短些,深些
-
作者:吴红 来源:文谭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情节小说 平衡木 作家 中篇小说 身生活 创作者 刘绍棠 篇幅 生活片断
-
描述:许多短篇小说名为短篇,却往往写得很长,在写法上也接近于中篇小说。近来一些文艺报刊为了偏补这一文弊,特辟“微型小说专栏”,这说明短
-
漫论张弦创作个性
-
作者:阮忆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个性 张弦 作家 新时期 五十年代 爱情婚姻 刘绍棠 红丝线 王蒙 题材
-
描述:的创作个性,从构
-
中国情结与女性故事: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访谈
-
作者:卢俊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华裔 小说创作 曾祖父 中国文化 故事 牡丹亭 小说作家 雪花 作品 洛杉矶
-
描述:电影《雪花和秘扇》在中国的热映使同名小说作家邝丽莎逐渐进入国内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界的视野。1995年至今,邝丽莎一共出版了8部小说:在《在金山上》(1995)是其第一部也是备受赞誉的作品,取材于
-
健笔凌云写沧桑──记国家一级作家黄鹤逸
-
作者:姚子珩 来源:老年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健笔凌云 汪精卫 大审判 黄鹤 长篇历史小说 中国作家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短篇小说集
-
描述:健笔凌云写沧桑──记国家一级作家黄鹤逸
-
无怨无悔的女人——记作家刘绍棠的妻子曾彩美
-
作者:袁敏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女作家 妻子 新笔记体小说 华侨中学 补习学校 中国未来 中国语言文学 革命小说 中间包
-
描述:这是一本1951年出的《缅甸华侨中学复办高中第一届初中第五届毕业纪念刊》,我翻到了其中我要找的一页——曾彩美。 右侧,是一帧透着久远年代气息,却仍溢出青春风采的女孩子的照片。左侧,是一段介绍曾彩美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