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5)
报纸(324)
学位论文(36)
图书(32)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50)
红色文化 (12)
地方文献 (4)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46)
2011(55)
2010(86)
2006(21)
2000(9)
1990(17)
1988(19)
1986(7)
1984(22)
1981(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21)
临川晚报(8)
文史知识(4)
江西人民出版社(2)
语文学刊(2)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
成功之路(1)
经济研究信息(1)
新领军(1)
醒狮国学(1)
王烈:与战略性重点客户共
作者:任之 胡雪  来源:新营销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点客户  战略性    控制过程  短期利益  占有率  多资源  宝洁  分销  KA 
描述:宝洁其实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宝洁的强项是通过控制过程来控制结果,加权分销率也好,KA占有率也好,都是过程,都是不能获得短期利益的,需要很多资源去支持。
从《秋兴八首》所表现的杜甫心态说开去
作者:段海蓉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兴八首》  杜甫  儒家思想  王安石变法  社会理想  忧患意识  中国文化传统  士人阶层  长安  悲剧命运 
描述:本思想、生平遭际来解读。杜甫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儒家思想传统的家庭,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他引为自豪的先祖有杜恕、杜预,还有“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进雕赋表》)的祖父杜审言。奉守儒道,文学有成的家庭传统象一道彩色的光芒,令杜甫自豪,更吸引着他走入这道光芒,以至于在思想开化的唐代,独独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沐化。杜甫所接受的儒家思想主要是源于孔孟的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积极部分,并按理想将其抽象化后所具有的最高境界。具体讲可分为两方面:其一,“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一切思想的出发点,“仁”即爱人。因“仁者爱人”,所以儒家反对杀戮生命争城与地的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
汤显祖和屠隆罢官闲居时期的心态与戏剧创作比较
作者:刘群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心态  罢官闲居  戏剧创作 
描述:上述方面进行比较,互为参照,从作家生活处境和创作心态的视角更加透彻地解读“二梦”和“凤仪阁乐府”的主旨。
淮海居士未仕心态平议——兼与后山居士比较
作者:张海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师道  居士  王安石  宋代文人  黄庭坚  元丰  淮海  山居  未仕  苏武 
描述:淮海居士未仕心态平议——兼与后山居士比较
从印制“大字本”古籍看毛泽东晚年的思想和心态
作者:刘修明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年毛泽东  毛泽东晚年  文化大革命  周恩来  古籍注释  布置  柳宗元  张元干  秦始皇  王安石 
描述:大字本古籍是1972年10月至1975年6月,按毛泽东的要求校点注释的古代历史文献。当时,王守稼、吴乾兑、许道勋、董进泉和本文作者参加了大字本的注释.参加注释工作的还有复旦大学历史系
陈洪绶为周亮工作画之心态探析
作者:李洪娟  来源:艺术研究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周亮工  遗民与贰臣 
描述:达惜别之情外亦是向挚友求救。
东方 跨越式发展应是中国经济第一理论
作者:胡坤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东方 跨越式发展应是中国经济第一理论
从陈洪绶与周亮工交游看明末文人之人格心态
作者:平志军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陈洪绶  周亮工  周亮工  交游  交游  述论  述论 
描述:遗民画家陈洪绶与贰臣文人周亮工,以文字定交明末,并由对彼此才艺的知赏,加之思想的相通,终成莫逆交,至死不渝。梳理辨析二人交游事迹,对于我们了解明清之际文人人格心态,及遗民与贰臣两大群体的为人处世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文人的创作心态:以徐渭与汤显祖为例
作者:刘玉群  来源:网友世界(云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渭  汤显祖  文人创作心态 
描述:不同的个性气质可以使作家建立起不同的情感反应机制,不同作家的早期经历和个体人格发展情况必然要制约他们以后的心理结构和情绪倾向,不同的人格形态也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作家的创作心境。
从周亮工《赖古堂集》自改原作现象探析其仕清心态
作者:黄治国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亮工《赖古堂集》中存在着不少自改原作现象,分析这些现象,进而统观其诗歌创作,可以看出,周亮工入清后虽不无依恋故国之情,但又积极地向新朝靠拢,呈现出渴望融入且极为谨慎的心态。在由明入清的贰臣群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