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992)
报纸(2313)
学位论文(604)
图书(200)
会议论文(98)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89)
历史名人 (2786)
地方风物 (136)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56)
宗教集要 (24)
才乡教育 (20)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803)
2013(480)
2012(771)
2010(643)
2009(582)
2008(616)
2007(427)
2006(285)
2005(244)
2004(206)
按来源分组
其它(804)
苏州杂志(17)
文化艺术研究(13)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6)
时代文学(6)
北方文学(下半月)(3)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
对外传播(2)
政大中文学报(1)
梅兰芳与昆曲
作者:朱家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思凡》  《游园惊梦》  李寿山  《惊梦》  光绪皇帝  杜丽娘  昆腔  蕙兰  牡丹亭 
描述:梅兰芳与昆曲朱家 京剧演员有本领的都自己要求以昆乱不挡为标准,科班学戏要以昆腔打基础。所以梅兰芳11岁开始登台第一次演戏就是昆线《鹊桥·密誓》的织女。到二十多岁已经大红之后,在民国四年开始演《金山寺
昆曲在21世纪“还魂” 白先勇访谈录
作者:朱迎元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21世纪  昆曲  访谈录  《玉簪记》  牡丹亭  青春版 
描述:四月下旬,白先勇先生带着青春版《牡丹亭》和《玉簪记》来到上海,本刊记者拜访了白先勇先生,围绕着《牡丹亭》和《玉簪记》以及白先生这几年的昆曲实践,对其进行了一次专访。记者:青春版《牡丹亭》及《玉簪记
论“牡丹亭
作者:马杰敏  来源:蒲剧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古代戏曲  中国  牡丹亭 
描述:论“牡丹亭
论“牡丹亭
作者:邓魅英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家 
描述:明代津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公无一五五〇——六一七)的杰作‘牡丹亭’,
赵景深与昆曲
作者:汪继来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景深  昆曲  汤显祖  《邯郸记》  戏曲史  中国文学史  关汉卿  “四人帮”  元明清戏曲  陈季常 
描述:赵景深与昆曲汪继来了解赵景深的人,知道他爱唱昆曲,还上台演过昆曲。有人问过赵景深:“你是教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的,怎么又从讲坛跑到舞台上去了?”赵景深回答道:“其实,我对音乐最初是什么都不懂的,昆曲
昆曲名家名作分布图
作者:暂无 来源:地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作者  苏州市  临川四梦  江苏昆山  江苏宜兴  汤显祖  江苏省  浙江湖州  南柯记 
描述:昆曲名家名作分布图
昆曲·滑稽戏·名角儿
作者:朱红梅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滑稽戏  昆曲  苏州  文明戏  魏良辅  演出  剧团  长生殿  培养的  汤显祖 
描述:老巷子里的丝竹之声不绝如缕的,在风前吹出声声慢。雅部的变迁追本溯源,昆曲绵延数百年的历史自两个明朝人开始。他们一个叫魏良辅,一个叫梁辰鱼。
昆曲经典的当代意义
作者:李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中华文明  昆曲  经典  杨贵妃  当代意义  兴亡之感  文化传承 
描述:"东方名家名剧月"作为上海举办的全国性文化品牌项目,已经举办第五届了。它立足长三角,邀请全国的精品剧目来沪会演,不啻为奉献给上海观众的文化盛宴,也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昆曲《长生殿》的前世今生
作者:王化旭  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昆曲  牡丹亭  《惊变》  文人情怀  汤显祖  洪昇  清新 
描述:昇生活的时代稍后于汤显祖,《长生殿》既出,时人评之为"一部闹热的《牡丹亭》",洪昇不仅毫无恼意,反而称其为"知言"。
风雅与附庸风雅:昆曲新编
作者:于晓斯  来源:改革与开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风雅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附庸  牡丹亭  人文建设  白先勇 
描述:昆曲突然进入大众的视线,要归功于白先勇先生2005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的成功。各大学为了证明自己的人文建设不居于北大之后,展开了几十所高校巡演的盛况。尽管2001年昆曲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