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丹青难写是精神
作者:陆文虎  来源:道路交通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传文学  王安石  精神  丹青  大革命  作家  巨著  革命故事  物化  说书人 
描述:魄重见,旧事神龙活现。回首瞻望当年风起云涌的大革命,令人不由得心向往之;面
神韵风格的感悟与情思主脉走向的求索(2)
作者:吴甸起  来源:青年教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散文  褒禅山  王安石  背影  深层结构  立意  回忆  作者  作家  父亲 
描述:微言妙旨,深处隐潜。有些散文的情思立意,作者在记叙中是有所披露的,但往往隐于深层结构的一隅,若明若暗,似现又隐,不易为人所识。欣赏时,不可一读而过,而要精读细品,慢慢咀嚼。尤其是阅读蕴藉含蓄的古代散文,更要注意它
春雨点点润心田:配合第九册第1课《师恩难忘》
作者:殷志平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刘绍棠  作家  师生情  故事  作者  雨点  中国文坛  古今中外  表达 
描述:师生情是古今中外无数作家反复抒写的主题,老师的音容笑貌和举手投足频频唤起作家们温馨的情感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刘绍棠,他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刘绍棠及其创作特色
作者:王保林 孙桂森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艺术风格  短篇小说  作品  创作个性  创作道路  作家  现实主义  小说家 
描述:《新式犁杖》获得《河北文艺》小说创作三等奖。次年,他创作的《青枝绿叶》、《摆渡口》与《大
关于乡土的那些文字
作者:孙郁  来源:前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  文字  沈从文  刘绍棠  生命体验  汪曾祺  孙犁  作家  雄放  晚明 
描述:关于乡土的文字实在太多。对乡土的描绘也各显不同。汪曾祺笔下的和沈从文的就不一样,孙犁也有别于刘绍棠,虽都在乡土的世界里漫游,笔端味道却迥然有异。我读晚明申涵光所著诗文,见其写燕赵大地人情世故,颇有雄放之豪爽,而到了孙犁这里,清寂又冷峻,刚烈之气被纤细生命体验所代
谣俗谱
作者:孙郁  来源:书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散文  沈从文  贾平凹  乡土文学  刘绍棠  作家  废名  作品  孙犁  声音 
描述:民俗学的概念没有确立前,学界对乡间民风习俗的描绘,称之为谣俗。我自己喜欢这样的称呼,可惜它没有延续下来。谣俗这个词,有一点动态的感觉,声音和色彩都有,内在的东西更广,同样形容一种事物,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一书一原一世界:《白鹿原》出版20周年回眸
作者:向岛  来源:延安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原  陈忠实  中国现当代文学  刘绍棠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历史变迁  马尔克斯  作家  出版社 
描述:版《白鹿原》发行量138万部。
欧阳昱《关键词中国》序
作者:杨邪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欧阳  出版发行  小说家  翻译家  语言  作家  诗歌  批评家 
描述:言的《关键词中国》即将
林斤澜何以在反右风暴中“漏网”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右倾  刘绍棠  知识分子  漏网  从维熙  邓友梅  北京市  汪曾棋  小说家  作家 
描述:林斤澜的名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稍显陌生,但他当年曾和汪曾祺并称"文坛双璧",有着"短篇圣手"的美誉。林斤澜的同辈作家中,和他关系密切的,有数不清的右派:汪曾祺、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邵燕祥、王蒙……可林斤澜不是。在那个书面统计55万人被划为"右派"的年代,为什么林斤澜可以"漏网"呢?
物为人所用,人不能为物所累:怀念对刘绍棠的一次采访
作者:李金河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作品  大运河  作家  五十年  荷花淀派  采访  文学奖  代表性  海内外 
描述:优秀文学奖,其中许多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