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牡丹亭·惊梦》看汤显祖对情的肯定
作者:杨丽宏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思想核心   
描述: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思想上受王学左派影响极深,崇尚个性解放,反对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牡丹亭》是最能体现汤显祖思想的剧本,其中“惊梦”又是最能表现
牡丹亭》、《紫钗记》观后杂谈
作者:宫宝荣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紫钗记》  杂谈  集中精力  艺术创作  传统艺术  评论家 
描述:正如众多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四梦之中除《牡丹亭》为广大观众所耳熟能详外,其他三出都鲜为人知。此次上昆集中精力同时推出这四出大戏,既显示了自身的整体艺术创作实力,更向世人表明其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艺术
从《牡丹亭》看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作者:李阳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范式  悲剧范式  团圆之趣  团圆之趣  悲剧精神  悲剧精神 
描述:本文试图以中国古典悲剧的经典剧目<牡丹亭>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古典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的以团圆之趣为特色的悲剧范式及其掩映下的悲剧内涵,并进一步讨论以对正义和善的道德褒扬为旨归的中国古典悲剧精神.
由《牡丹亭》的传播看戏曲改编与演剧通例
作者:邓绍基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版本传播  版本传播  剧本改编  剧本改编  演剧通例  演剧通例 
描述:戏曲作品从文本到演出,必然会有程度不同的变易更动,这是已由戏曲史实昭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演剧通例。至于种种变易更动,自有高下之别、文野之分和粗细之辨,人们自可臧否月旦,朱紫雌黄,却不能由此而否认上述通例。
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中国剧院公演
作者:李峰 黄红雨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中国剧院公演
青春版《牡丹亭》迎来百场演出
作者:于烈  来源:文艺报(周二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迎来百场演出
精华版《牡丹亭》进剧场前先进课堂
作者:王军  来源:音乐周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精华版《牡丹亭》进剧场前先进课堂
大型昆曲交响乐《牡丹亭》“闺中待嫁”
作者:张蕾 吴赣生  来源:音乐周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大型昆曲交响乐《牡丹亭》“闺中待嫁”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作者:胡丽娜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  昆曲  青春版  青春版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描述:的审美准则,为当下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震撼心灵的爱情:《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艰难爱情之
作者:赵彦杰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比较 
描述: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重要的爱情剧作。这两部作品都以反封建为主题,但是在悲剧情节、人物塑造和结局安排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