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企业家精神之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吴炳新
-
作者:余欣 梁育民 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炳新曾在1985年遭受癌症的严重威胁,可他不仅战胜了病魔,反而因祸得福,从此进入保健品行业,并且取得巨大成功。
-
以《玄》准《易》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
作者:杨天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以《玄》准《易》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
南丰傩面具艺术造型中的生命精神
-
作者:祝海珊 唐阿君 张成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傩面具 傩面具 南丰 南丰 艺术造型 艺术造型 傩文化 傩文化 生命精神 生命精神 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 基本造型 基本造型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艺术研究 艺术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一.南丰傩面具艺术造型的生命观念江西传傩,始于汉初,两千多年以来傩风不绝,是中国傩文化艺术研究的重要部分。在赣傩面具艺术研究中,赣东的南丰傩面具艺术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南丰傩文化历史悠久、遗存
-
窦娥、崔莺莺、杜丽娘的反抗精神
-
作者:刘倩 来源:新课程学习(综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反抗精神 窦娥冤 封建礼教 女性形象 民族矛盾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理想
-
描述:中国女性的觉醒与反抗,这一历程是艰难的。从《窦娥冤》中的窦娥,到《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再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可清楚地看到这些女性在争取自主的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轨迹是光辉灿烂的,她们自我意识觉醒的历程漫长而艰辛、精彩而生动。
-
从“圆”看文化精神:《牡丹亭》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
作者:杨晶 戈双剑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牡丹亭》 文化精神 “圆” 解读 经典作品 中国文学史 《西厢》
-
描述:汤显祖的《牡月亭》代表着明代传奇的高峰,一经问世,几令《西厢》减价。时至今日《牡月亭》仍以其丰厚奇特的文化意蕴及其虚幻复合的艺术情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品之
-
梦幻形式中的潜意识愿望——《牡丹亭》之“奇”的精神分析研究
-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意识 牡丹亭 杜丽娘 梦幻性 戏剧形式 柳梦梅 爱情故事 戏剧情节 形式表现 愿望满足
-
描述:剧。然而,若干年来,《牡丹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奇”的重复上,而对于《牡丹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形式的戏剧和这种形式的戏剧表现
-
发扬“特区精神”,为实现特区建设目标奋发前进-市委书记、市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发扬“特区精神”,为实现特区建设目标奋发前进-市委书记、市
-
艰难的精神跋涉:刘绍隽和他的表现主义油画
-
作者:水聿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主义 都市人格 语言逻辑 跋涉 文化现象 新表现主义 文化批判 大众符号 文化品格 孤独的个体
-
描述:艰难的精神跋涉——刘绍隽和他的表现主义油画刘绍隽,就蜗居在我们这座江南大都市的一个角落。多年以前他便辞去了公职,然后一边打工(画广告牌,写美术字)谋生,一边搞自己的先锋创作。打工营生的时候,他天天
-
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
-
作者:郭晨子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精神 人文精神 司马相如 王安石 卓文君 新编历史剧 李白 女性形象 司马迁 戏剧情节
-
描述:则选择了极负盛名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系列。 一 不妨罗列郭启宏的主要作品:《司马迁》 (京剧)、《王安石》(京剧)、《卓文君别传》 (京剧)、《南唐遗事》(昆曲、李煜为主角
-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论陆九渊的伦理主体意识
-
作者:饶国宾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责任 道德自律 君子人格 自作主宰
-
描述:主体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主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