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与“相”的称代用法
-
作者:李其俊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词 答司马谏议书 代用 古汉语 可译 第一人称 王安石 上下文 主动句 吕布
-
描述:“见”实际上倒置动向之前,“卓几见杀”意即“卓几杀我”。“见恕”即“恕我”。一般认为是因为动词“见”的活用。“相”,表示称代时,也是居于动词前。“相”的称代用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如果它后面的动词
-
试论王安石两次罢相
-
作者:王广林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罢相 中国历史 研究中 反变法派 吕惠卿 枢密院 熙宁 市易法
-
描述: 王安石执掌国政,变法图新,成为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是和宋神宗的重用、支持分不开的。同样,王安石两次罢相,宋神宗也难脱干系。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关系是王安石变法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弄清
-
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相促进
-
作者:暂无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临川 升学率 重点中学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特级教师 新校区 王安石 汤显祖
-
描述: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相促进
-
《小山集》的离别相思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内心活动 情景交融 《小山集》
-
描述:离别相思作为《小山集》词作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晏几道多愁善感性格的展现和对自己境遇的真实抒写,集中体现了小山词的重要特点——真即感情真挚。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晏几道是怎样尽情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的。
-
王安石 干古第一相
-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泽东 正常化 日本 精神
-
描述:而田中竟能不予理睬,毅然来访,此又颇似王荆公“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 看得出,这时的毛泽东主席很看重改革家王安石。 二十世纪后期的历史证明了这位颇似王安石的日相,的确是日本近代以来最卓越的日本首相
-
王安石的“非常相权”与其后的异变
-
作者:虞云国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非常相权 制置三司条例司 权相专政
-
描述:太厚”,他们都主张进行釜底抽薪式的彻底改革,以期国家一劳永逸地走上正轨。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更兼旧党元老的不合作态度,宋神宗就毫不迟疑地对其理想的宰相赋以“非常相权”。王安石“这类人思路开阔、眼界
-
《张约墓志铭》的撰文者张掞
-
作者:韩明祥 来源: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熙宁 撰文 颜体 山东 济南 书丹 致仕 王安石 宋墓
-
描述:1983年冬,济南南郊张安新村农民在七里山东麓基建工地迁祖墓时,于距地表9米深处发现一座北宋墓,墓主为张约。出土墓志一合,青石质,75厘米见方。志盖呈盝顶式,鸟篆4行,行3字(图一)。志文为颜体楷书
-
《牡丹亭》二度創作賞鑒-滬、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較
-
作者:費泳 来源:戲曲研究通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二度創作賞鑒-滬、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較
-
聂子述和他辑刻的《宋拓郁孤台法帖》
-
作者:王天晴 李雪萍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临川文化 聂子述 聂子述 郁孤台法帖辑刻 郁孤台法帖辑刻
-
描述:介绍了聂子述和他辑刻的《宋拓郁孤台法帖》,并根据法帖的内容阐述了他的书法艺术性、学术资料性、以及文物鉴赏性等珍贵价值,是古代临川文化的又一个新的亮点。
-
“歌台暖响,舞殿冷抽”句应是互文恃问樵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歌台暖响,舞殿冷抽”句应是互文恃问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