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贡献举隅
-
作者:胡玲 唐巍 吴子建 刘广霞 牛淑平 白良川 陈卫华 夏晓红 胡吴斌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医学 针灸理论 著名医生 杨玄操 汪机 吴昆 吴亦鼎 郑梅涧 徐春甫
-
描述:介绍新安医学与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发展的贡献。通过对杨玄操、吴昆、汪机、吴亦鼎、郑梅涧、徐春甫等历代数位著名新安医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和特色进行梳理凝练,分析其对针灸理论的阐述和学术传承的贡献,以期挖掘
-
王铎的理论与晚明的文艺思潮
-
作者:张以国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铎 复古主义 书法发展 董其昌 复古派 袁宏道 反复古 运动 汤显祖 理性主义
-
描述:化。因此,进一步探讨王铎的理论与晚明文化复古运动的关系,不仅可以揭示王铎书法的渊源,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晚明别具一格的时代文化。
-
论汤显祖“唯情”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作者:韩勤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情”论 至情 “临川四梦” “汤沈之争”
-
描述:一步的深化。
-
论李贽童心说对戏曲理论的影响
-
作者:张巍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童心说 化工与画工 汤显祖 至情说
-
描述:说是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承的。
-
胡应麟诗法理论探析
-
作者:邓富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法理论 诗歌发展史 诗论 诗歌史 重要课题 兴象 诗学思想 演进与发展 诗歌创作
-
描述:子"之一的胡应麟,其诗论
-
论曾巩散文创作理论对桐城派的影响
-
作者:闫博文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散文 方苞 桐城派
-
描述: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曾巩作为在宋代文坛上具有重要贡献的作家,他的思想也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清代桐城派作家方苞为例,探究曾巩的散文创作理论对其文学主张产生的影响。
-
走向融合的民事证明责任理论:李浩民事证明责任理论述评
-
作者:赵寒春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 双重含义 双重含义 证明责任分配 证明责任分配 基本评价 基本评价
-
描述:本文拟对李浩先生早在90年代就已提出的民事证明责任理论作一介绍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在民事诉讼法学史的学术总结方面搭建一个平台.文章对李浩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进行了梳理,并作出了基本评价.
-
“还魂”几多,《牡丹》独秀:明清“还魂型”戏剧比较
-
作者:徐宏图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型 明清时期 戏剧比较
-
描述:明清两代,以"还魂"为主要情节,取名《还魂记》的同类型剧作不少,虽各有千秋,却均不出汤显祖《牡丹亭》其右。无论从思想之深刻、曲文之典雅、人物之塑造加以比较,《牡丹亭》均高出一筹。
-
校园戏剧在普通高校中的实践与意义:以丽水学院为例
-
作者:吴俊毅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园戏剧 普通高校 戏剧活动 丽水师专 牡丹亭 戏剧文化 戏剧社 学院 公选课 大学生
-
描述: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为人处世能力。本文将以丽水学院改编版话剧《牡丹亭》为例,从传承地方传统、加强地方与学校合作等几大方面论述校园戏剧在普通高校中实践的意义。
-
初次拼接的华人戏剧风景:’96京华品剧录
-
作者:吴戈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演 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陆 《牡丹亭》 华人 观众 艺术家 中华文化 女兵 承传与发展
-
描述:,可调迅速而广泛.但戏剧文化,尤其是话剧文化的交流,却十分缓慢而有限.一些有识之士对这种情形的焦灼,便化作了一种奔走呼号与切实努力,更催生了“’96中国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的扉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