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50)
报纸(566)
图书(124)
学位论文(96)
会议论文(5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04)
红色文化 (86)
地方文献 (63)
地方风物 (12)
非遗保护 (8)
才乡教育 (8)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3(138)
2011(236)
2010(161)
2008(152)
2007(137)
2004(75)
2000(65)
1985(47)
1983(48)
1960(18)
按来源分组
健康报(11)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中国医院管理(2)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科技创业月刊(1)
唐宋八大家的理想选本
作者:暂无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曾巩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作品背景  审美价值  柳宗元  文学发展史  欧阳修  编撰者 
描述:各一册,分别编选该作家各时期、各体裁代表作数十篇,荟萃其创作精华。 丛书由王水照、刘乃昌、顾易生等教授分别编撰,编撰者在辩证吸纳前修时贤真知灼见的同时,也多有自家创发。丛书中的《王安石散文选集》,为迄今第一部王安石散文的编年选本;《曾巩散文选集》则是首部独编的曾巩散文注译选本。在苏轼、韩愈诸家选集中,对作品背景的考释、作品意蕴的阐发和审美价值的赏鉴,颇多融入编撰者的研究心得。
陆九渊对理想社会的构思
作者:范立舟 张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陆象山  理想社会  生命精神  “理”  道德行为  道德实践  土地兼并  理性精神  纲常伦理 
描述:陆九渊对理想社会的构思□范立舟张伟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他的思想成就不仅在于确立和阐发了道德超验的心学本体论,而且以此为认识基点,在社会政治方面亦颇多创见
理想的床垫标准应是什么样的
作者:丁一  来源:消费指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理想的床垫标准应是什么样的
思维之美 理想之美
作者:王醴泉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思维着的精神  理趣  “理”  人生意义  “志”  王安石  精神力量  政治家  恩格斯 
描述:美是艺术的闪光,是心灵的升华。牡丹也好,金孔雀也好,一切生物都把美表露在外观。唯有人类这万物的灵长,才把美渗透到心灵深处。恩格斯曾说过:“思维着的精神”乃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力量,也是
理想的课件应是这样的
作者:邢建英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  多媒体  教学  教学  课件  课件  应用  应用 
描述:近年来,多媒体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引入课堂教学。随着我校多媒体设施的不断完善,我校的教师们也在不断努力探索这一新的领域,希望能将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多媒体因为具有能将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
汤显祖的理想王国
作者:杨晓光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追求的理想,是构筑一个“慈祥端正,弊绝风清”的美好社会。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动人故事至今仍在浙江遂昌世代相传。
变革者的国家理想
作者:安石榴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李鸿章  政治理想  变革  君子  王安石  悲情  康有为  张居正  政客 
描述:最终未能成为可“谋天下”的“大丈夫”,留下悲情而遗憾的政治诗篇。
论汤显祖诗歌的情感内涵
作者:张青  来源: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哥  哲学思想  理想  价值观  情感内涵 
描述:汤显祖以在戏曲创作中肯定情感著称于世,其卷帙浩繁的诗歌创作也同样蕴涵着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但这两种文学样式中的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其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更为雅正和和理性,其中融入了诗人的理想与价值观,这一
京城与中国古代文化自我定义
作者:张法  来源:东吴学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定义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  周礼  理想 
描述: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的理想定型,在《周礼》中理论地表述出来。这一理论表述,虽然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与以后)的现实京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显示了先秦哲人面对从远古的中杆到坛台到宫殿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柱石——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
作者:宁新昌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是  应是  实践  性理  理性 
描述:重视“性理”,而忽视理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