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31)
报纸(2089)
学位论文(135)
图书(83)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58)
历史名人 (1297)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589)
2013(369)
2012(624)
2010(520)
2009(479)
2008(504)
2007(326)
2006(192)
2005(169)
1986(40)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3)
中国戏剧(67)
中国文化报(62)
戏曲研究(58)
艺术评论(17)
文艺研究(17)
中华文化画报(7)
艺苑(4)
魅力中国(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南华真经》注疏群体的“雅”“俗”音乐美学浅探
作者:李雄燕  来源:大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美学  庄子  成玄英  陈景元  美学主张  宋代  审美主张  注解  注疏  真经 
描述: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尽管《庄子》提到了"俗"文艺审美主张,但在音乐上,却是主张崇雅抑俗的。
试论曾巩的史学:为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而作
作者:杨佐经  来源:抚州地方史志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试论曾巩的史学:为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而作
北宋人唐诗管窥:从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看李杜在北宋的接受
作者:郭根群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唐诗  唐诗选本  李杜并尊  王安石  李杜并重  李白诗歌  序跋  优劣论  欧阳修 
描述: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在莫衷一是中透露出时人对李杜乃至唐诗的认识及看法,并在扬弃中继承,从"李杜并重说"到"李杜优劣论",一方面,认同唐诗意正、境佳、句好的长处,赞美其清丽矫健的语言、善于用典等;另一方面,也看到唐诗的缺陷,如其浅俗、粗鄙、险怪、淫靡等需要摒弃。
在宿命与立命之间:李绂对晚明清初命运的调和
作者:朱新屋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晚明清初  宿命  立命  儒家命运 
描述:,也为明清善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助力。
案头与场上:以汤显祖传奇落场集唐诗见明清曲家戏剧
作者:刘叙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落场诗  集唐  案头  场上  汤显祖  王骥德  臧懋循  冯梦龙 
描述:集唐诗.从晚明清初传奇创作实践来看,剧作家已经找到“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办法.
从《南柯记》、《邯郸记》看汤显祖的佛道思想及情
作者:Shen HuiHuang  来源:明道通识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道思想  《邯郸记》  《南柯记》    汤显祖 
描述:寻绎出汤显祖对现实社会的理想向往或困境意识,并从中对汤显祖在此人生阶段所透显出的情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
作者:冯焕珍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函昰  曹洞宗  妙明真心  禅教并重 
描述: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
中俄合作剧目《良辰美景》
作者:暂无 来源:话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俄合作  美景  剧目  牡丹亭  爱情故事  戏剧文化  传统艺术  昆曲  第四代  大时代  杜丽娘  吴派 
描述:命脉,吴家上下对她都怀有复杂的感情和希冀。承载着恩师的毕生期盼.锦绣怀着对古老艺术的恋恋不舍.在戏中化身为渴望爱情的杜丽娘,在戏外她则是为艺术甘愿燃烧青春、爱情甚至生命的苦修者。
三等奖 青春在这里闪光(马庆芳) 将(栗林) 梯田(张光金
作者:郑炳海  来源:大众摄影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三等奖 青春在这里闪光(马庆芳) 将(栗林) 梯田(张光金
李纪恒号召青年学子在云岭跨越式发展中展现青春风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建设战略等时政焦点作深入剖析。 李纪恒说,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这次特大干旱具有范围广、历时久、程度深、损失重4个特点。截至4月29日,已有736条中小河流断流、520座小型水库和7380个小坝塘干涸。旱灾已造成全省2702万人受灾。965万人、2050.9万头(匹)牲畜饮水困难。823万人需要口粮救济,小春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743.7万亩,夏粮因灾减产60%左右。旱灾给全省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预计,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70亿元。干旱使云南省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烟草、制糖、食品等加工行业受到影响,水电发电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用电,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李纪恒指出,面对严重旱情,省委、省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抗旱救灾保民生,全省没有一个人因睛喝不上水,牲畜的饮水问题也得到较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