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07)
报纸(1192)
图书(89)
学位论文(85)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22)
地方文献 (182)
红色文化 (85)
才乡教育 (66)
非遗保护 (59)
文化溯源 (40)
地方风物 (36)
宗教集要 (26)
按年份分组
2012(323)
2007(212)
2006(186)
2000(108)
1997(79)
1995(82)
1992(52)
1987(73)
1986(72)
1982(6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0)
人民日报(52)
中国戏剧(48)
江西社会科学(27)
剧本(22)
南方文物(13)
抚州地方史志通讯(11)
文艺理论与批评(4)
近代史研究(3)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
儒学文化体系下的戏剧尝试:论汤显祖《邯郸记》中的“情”
作者:董晔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人性  人性      调整  调整 
描述:《邯郸记》是汤显祖文学思想、哲学思想成熟的结晶。汤显祖力图用合"理"之情来唤醒世人,从而挽救败坏的世风与腐败的政治,体现了汤显祖在儒学文化体系下对当时社会思想状况进行调整的一次尝试。
英语国家汤显祖戏剧的跨文本研究 互文性与元文性的视角
作者:张玲  来源:剧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互文性  汤显祖戏剧  英语国家  相关文本  文本研究  中国古典戏剧  文本性  杜丽娘  明清传奇 
描述:汤显祖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戏曲家。汤显祖的戏剧"临川四梦"是明清传奇的代表,体现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在国外,美国汉学家白芝(Cyril Birch)于1980年推出的《牡丹亭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管见--读叶长海教授《中国戏剧学史稿》心得
作者:姜赫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腐观念格格不入的各种各派思想,他似乎都愿意汲取,多种观念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雄浑博大、坚洁深秀’的理论结构”[1],汤显祖的理论思想反映着当时儒家道统被冲击,新精神尚未完成的时代特色,由此,叶
前生今世四百年,牡丹国色动人间:汤显祖本《牡丹亭》及青春版
作者:张莉  来源:文学与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本《牡丹亭》  汤本《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昆曲  昆曲  二重人格  二重人格  戏剧之美  戏剧之美  青春之美  青春之美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历经四百年而传唱不衰,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入手.试图从汤本《牡丹亭》以昆曲作为审美载体、杜丽娘形象二重人格的审美价值和青春版《牡丹亭
紫钗缘(新编京剧、取材于汤显祖《紫钗记》《堕钗灯影》等齣)
作者:郭纪金  来源:江西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紫钗缘(新编京剧、取材于汤显祖《紫钗记》《堕钗灯影》等齣)
试议汤显祖《牡丹亭》人权思想的表现:杜丽娘形象凸显的人权思想
作者:肖澍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权  权利  爱情《牡丹亭》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牡丹亭》是一部极为有价值的作品,它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人们所关注的是作品之中透露出来的一股思想——人权思想,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强烈的体现
人间更有痴於我:《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作者:白化文  来源:书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工作  中国  汤显祖全集  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描述:人间更有痴於我:《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梦的诗学: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汤显祖戏剧理论的心理学阐释
作者:胡玉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梦”  “情”  《牡丹亭》  杜丽娘  《邯郸梦》  心理学  戏剧创作  《南柯梦》  潜意识 
描述:”的前提和基础,它孕育并催生了“梦”,“情”是创作的巨大动因,是一种创作的内驱力;“梦”是“情”的转化和象征,即“梦”使“情”得到了宣泄与升华;而“戏”是“情”和“梦”的表现形式,即“戏”这种文学样式使“情”、“梦”这种沉浮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体验外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在“情”、“梦”、“戏”这三者的关系中,人的心理现象中超现实的“梦”是一种中介、桥梁,它既是创作内容,又是戏剧创作的特殊形式,它使创作主体和作品中人物的心
巧研朱墨写汤翁--评邹自振《汤显祖综论》
作者:万斌生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巧研朱墨写汤翁--评邹自振《汤显祖综论》
忽闻歌古调 偏惊物候新——汤显祖戏剧创作理论与审美意识探因
作者:龚国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审美意识  “四梦”  创作理论  《牡丹亭》  海盐腔  传奇体制  俗文化  《紫钗记》  江西 
描述: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新———汤显祖戏剧创作理论与审美意识探因□龚国光在明代剧坛上,汤显祖像一颗璀璨明亮的星辰划破晚明社会的天空,给人以激荡、遐想、沉思与启迪,“临川四梦”的问世,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