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11)
报纸(62)
学位论文(28)
图书(8)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04)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1(61)
2008(40)
2007(42)
2006(31)
2002(11)
1999(16)
1997(11)
1988(9)
1982(3)
1962(2)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5)
抚州师专学报(12)
古典文学知识(7)
语文月刊(4)
神州(4)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学语文(1)
语文学习(1)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1)
长江文艺(1)
几度夕阳红―柳永和词的夕阳意象比较
作者:李子诚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词    夕阳意象  比较 
描述:“夕阳”意象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偏爱。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柳永和对“夕阳”这个传统意象都情有独钟。但是同一意象入词,在二人的手里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
不给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词的审美特征
作者:林丽珠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中国  中国  珠玉词  珠玉词 
描述:不给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词的审美特征
跨越时空的不解情结:二词“痴情”、“惆怅”意绪论:[
作者:黄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宋代 
描述:跨越时空的不解情结:二词“痴情”、“惆怅”意绪论:[
还给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词的审美特征
作者:林丽珠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审美心态  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文学  绝望的爱情  “穷而后工”  士大夫  封建社会  居高位 
描述:还给一个公道——从《珠玉词》看词的审美特征
沉寂中的酝酿:论诗及其在宋初诗歌发展中的地位
作者:何剑叶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体  佘绪  新变  清新  意象重构  诗境拓展  中继地位 
描述:为例,从精神气质、诗歌题材、风格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他在昆体与欧、梅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变化和独特地位。
清新优美喜芳春——介绍词(题图伍军)
作者:超尘  来源:美与当代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清新优美喜芳春——介绍词(题图伍军)
闻琴解佩神仙侣 挽断罗衣留不住——的《木兰花·燕鸿过
作者:傅经顺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仙  司马相如  花间  比喻  史记    开花  冯延巳  长于  故事 
描述:,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于公元991年,死于1055年。七岁能属文,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仁宗朝,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他的词,受冯延巳的影响较深,刘攽说:元献尤喜冯延巳歌
承南唐余绪 开宋词先声——《珠玉词》
作者:薛祥生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宋词  审美情趣  破阵子  《花间集》  柳永词  浣溪沙  清平乐  男欢女爱 
描述:承南唐余绪开宋词先声——《珠玉词》薛祥生字同叔,谥元献,为北宋著名词人之一。其词影响深远,获历代词论家好评。宋代刘分攵说:“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己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己。”①清代冯煦说
《蝶恋花》和杜安世《端正好》二词比较分析
作者:龙希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较分析  西风  燕子  离别苦  山长  长路  明月  “秋”  小令 
描述:在浩瀚的词海中,我惊奇地读到了两首内容相似,构思相同的小令。这就是的《蝶恋花》和杜安世的《端正好》。现在,先将这两首词对照排录如下: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析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作者:席倬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妇  山长  明月  西风  南唐词  冯延巳  深秋季节  北宋  离情别绪 
描述:是北宋倚声家初祖,开北宋一代风气。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对他的影响极深。他的词是五代词的继承和发展。从他所作的《珠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而不浓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