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本院书记官邹斌等兼任最高法院临时庭书记官由(二十一年十月
-
作者:暂无 来源:司法院公报 年份:193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派本院书记官邹斌等兼任最高法院临时庭书记官由(二十一年十月
-
明“七子派”后学论宋元诗:以末五子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王逊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子派 李维桢 胡应麟 前后七子 宋元 六朝 文学史地位 诗必盛唐 诗歌史 唐诗
-
描述:明七子派的理论主张被归纳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这一概括不免偏狭,就诗而言,当是"古诗以汉魏为师,旁及六朝;近体诗以盛唐为诗,旁及初唐"①,但对于宋元诗,他们则毫无例外的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
江南曲圣俞粟庐(贰) 叶派唱口真嫡传
-
作者:唐葆祥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松江 汤显祖 士大夫 牡丹亭 曲家 唱法 魏良辅 生卒年 南曲
-
描述:杜丽娘产生了强烈共鸣,竟然伤心断肠而死。消息传到汤显祖那里,使他十分感动,当即作了一首哀诗道:"画烛摇金阁,珍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汤显祖的《牡丹亭》当时是否用昆腔演
-
从两情相“悦”到两情相“隔”:《西厢记》与《牡丹亭》的两个
-
作者:孙陆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西厢记 爱情婚姻 崔莺莺 张生 老夫人 情感世界 柳梦梅 世俗文化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元明时期两大爱情名剧,它们在情感的形态、性质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拟从以上几个层面对两部经典名剧的不同内涵做出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产生这些重大差异的深层原因。
-
因情成梦超死生:杜丽娘“情”“理”对立人生观的启示
-
作者:郑苏淮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情”“理”“法”
-
描述:”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
景中见情 情中见理——晏殊《浣溪沙》浅析
-
作者:王健龙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化虚为实 夕阳 回忆 情感
-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审计部令 第一一二号 派刘应麟孔庆炯杨劭清许学宽程彭年
-
作者:暂无 来源:审计部公报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审计部令 第一一二号 派刘应麟孔庆炯杨劭清许学宽程彭年
-
令知派委张达为东莞明伦堂沙田经理局整理委员会委员长袁煦圻等
-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省政府公报 年份:193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令知派委张达为东莞明伦堂沙田经理局整理委员会委员长袁煦圻等
-
令运输专员黄麟图等兹派该员等前往徐州监督清理陇海津浦两路车
-
作者:暂无 来源:铁道公报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令运输专员黄麟图等兹派该员等前往徐州监督清理陇海津浦两路车
-
令署副邮务长陈道 为派该员为西川邮政管理局计核股股长由
-
作者:暂无 来源:交通公报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令署副邮务长陈道 为派该员为西川邮政管理局计核股股长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