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山铀矿床多期石英的天然热释光及 EPR 特征
作者:王湘云 章邦桐 王建 王长华 阎石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然热释光  天然热释光  电子心  电子心  山铀矿床  山铀矿床  江西  江西 
描述:心的多少与U、Th总量有关;石英热释光强度与石英本身的颜色呈反消长关系;热释光发光谱线上的峰形特征表明石英的形成温度和石英形成以后所经历的热事件。
江西东乡-山中生代S型火山岩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王德滋 刘昌实 沈渭洲 陈繁荣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S型火山岩  S型火山岩  石榴子石  石榴子石  Nd同位素  Nd同位素 
描述:,经作者最近研究证实亦存在一条证据确凿的S型火山岩带,它位于江南古岛弧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交接部位。
桐庐、山火山-侵入杂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
作者:陈小明 陆建军 刘昌实 赵连泽 王德滋 李惠民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  火山  侵入杂岩  侵入杂岩  单颗粒锆石U  单颗粒锆石U  Pb年龄  Pb年龄  同时性  同时性  桐庐  桐庐     
描述:浅成岩的结晶年龄为135.4Ma,杂岩体各单元的形成时间相近,为晚侏罗世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见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能非常有效地讨论一套岩石组合是否是同时间形成的,而这正是火山-侵入杂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江西东乡--山中生代火山岩中富铝矿物的发现和成因意义
作者:刘昌实 楚雪君 沈渭洲 陈繁荣 王德滋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榴石  石榴石  S型火山岩  S型火山岩  江西省  江西省 
描述:6×10~8Pa。二长温度计计算长石形成温度为785℃。从而证实石榴石为岩浆成因,厘定了本区火山岩是S型。
山铀矿田6122矿床凝灰岩铀矿石成因探讨
作者:蒋振频 薛振华 董永杰 周万蓬 喻建发 胡荣泉 张柳贵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凝灰岩  凝灰岩  绿泥石  绿泥石  铀矿床  铀矿床  铀矿石  铀矿石 
描述:云母等粘土矿物,它们使铀酰络离子稳定性、溶解度降低而解体,使铀还原沉淀并被绿泥石、水云母等吸附.
江西山火山-侵入杂岩及其包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作者:段芸 赵连泽 范洪海 王德滋  来源: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  壳源型火山岩  壳源型火山岩  物质来源  物质来源  江西  江西 
描述:和系统性。
加强内部管理 强化节能减排:淮北山水泥公司董事长史华勋节
作者:暂无 来源:环境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减排  减排  节能  节能  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  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  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  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  淮北市  淮北市  安徽省  安徽省  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 
描述:护管理宗旨,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工作并开展环境保护治理工作。
赣中山矿田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
作者:周玉龙 杨松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矿田  山矿田  逆冲推覆构造  逆冲推覆构造  铀矿化  铀矿化  控矿作用  控矿作用 
描述:地质环境.推覆体下隐伏构造是岩浆侵入、矿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存储空间,致使深部成矿热液在局部富集形成矿体.矿化部位一个是富集于次火山岩接触带产状变化或形态变异处;另一个是富集于隐伏逆掩断层与基底NE向构造交汇的复合部位.
抓生产 促发展 保环境:淮北矿业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节能减
作者:暂无 来源:环境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促发展  促发展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水泥行业  水泥行业  减排  减排      节能  节能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建材产品  建材产品  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 
描述:"证书、铜牌,同年12月,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企业现已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IS014001、质量管理体系IS090001、测量管理体系
江西山火山-侵入杂岩及中基性脉岩形成时代研究
作者:范洪海 王德滋 沈渭洲 刘昌实 汪相 凌洪飞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锆石U  锆石U  Pbk定年  Pbk定年  伸展作用  伸展作用  裂解作用  裂解作用  火山  火山  侵入杂岩  侵入杂岩  中基性脉岩  中基性脉岩  江西  江西 
描述:岩及煌斑岩脉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9.5士2.0 Ma及125.1±3.1 Ma,从而揭示山地区的伸展、裂解作用从早白垩世就开始了,明显早于浙、闽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