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说“情”
-
作者:郑沁仪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 情欲 至情 主题思想 成因
-
描述:本文从对《牡丹亭》的“情”的不同解读出发,挖掘出作品中之“情”实为“情欲”,而非“爱情”,同时从作者汤显祖的“至情”观出发探究了作品主题思想的成因。
-
生死可越,有何不可越 评坂东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昆剧《牡丹
-
作者:方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中日 生死 主演 中国北京 杜丽娘 歌舞伎
-
描述:中日版昆剧《牡丹亭》继在日本京都,中国北京、苏州等地公演后,于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首次在沪亮相。被誉为日本梅兰芳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出演杜丽娘。有人曾问,若有一天,杜丽娘由一个外国人来演,那将
-
看得深些想得透些(评本期123页李浩同志的《三访“急先锋”
-
作者:凌璞三 来源:鸭绿江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看得深些想得透些(评本期123页李浩同志的《三访“急先锋”
-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 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
-
作者:聂幼犁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学评价 中学历史 理论与实践 开发课程 被评者 参赛者 教师 北宋中期 评价者
-
描述: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 中篇 创造教评一体
-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艳情描写对杜丽娘形象刻画之影响
-
作者:武芳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情爱描写 情爱描写
-
描述:大胆的男女情爱描写,这些描写不但没有破坏杜丽娘的美好形象,而且实际读来是艳而不淫,俗而不秽,是人物心路历程变化必不可少的元素,也使得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
光照临川笔 春分庾岭梅——解读古南安“牡丹亭”的遗迹
-
作者:周建华 余画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遗迹 遗迹
-
描述:汤显祖途经南安府大庾县(今江西大余县)时,听到了一个非常动人、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后来就写出了千古名剧《牡丹亭》。《牡丹亭》奠定了汤显祖"东方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同时,汤显祖在大余的一段传奇经历
-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
作者:杨晓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悲剧 封建礼教 美学家 戏曲
-
描述: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
赏心乐事《牡丹亭》:浅谈“知”在审美活动中的影响
-
作者:梁晓莹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 戏曲美学 戏曲美学
-
描述:《牡丹亭》四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经典剧目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的发现,而在于探究昆曲以及传统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微妙联系,进而窥探整个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情结,并为
-
试论理学对《牡丹亭》中爱情观的影响
-
作者:贾力萌 鞠小勇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礼教 爱情礼教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 小说 小说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的标杆,它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形成这种特色,与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时代风气有重要联系。《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产生重要影响
-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交流:中日版昆曲《牡丹亭》
-
作者:冯芸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舞伎 歌舞伎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化艺术交流 文化艺术交流
-
描述:会引发我们对加强中日深层的文化交流、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