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07)
图书(121)
学位论文(93)
报纸(64)
会议论文(5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77)
地方文献 (25)
宗教集要 (15)
非遗保护 (9)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3(93)
2012(148)
2011(123)
2010(100)
2009(98)
2000(37)
1995(37)
1988(42)
1986(30)
1960(12)
按来源分组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中华学苑(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曹洞禅
作者:温金玉  来源: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曹洞宗 
描述:曹洞禅
孟子“先王”略论
作者:段培勋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王  孟子  历史经验  先王之道  王安石  政治主张  战国时期  周文王  政论家  荀子 
描述::“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
苏东坡养生七
作者:效华  来源: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传》  养生  王安石变法  柳宗元  林语堂  司马光  食物残渣  去除杂念  受打击  而保护 
描述:。乐观开朗是养生的第一要素。 坚持散步 苏东坡饭后“散步逍遥,务令腹空”,活动了关节,促进了消化。 茶水漱口 据赵令畴《侯鲭录》载,苏东坡饭后用浓酽茶水漱口,食物残渣,“不觉脱去”。茶水漱口清洁了口腔,使病菌难以容身,从而保护了牙齿。一九九四年
应是具有最高效力的行为规范
作者:吴方正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为规范  效力  适用范围  国家机关  法律规定  保证规范  制定规范  法律化  司法机关  法律规范 
描述:不同的。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个问题在我国具有特别重大的实际意义。
真理与意识:从佛性论争到朱陆异同的二种哲学类型
作者:林镇国  来源: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陆象山  现象学 
描述:世纪以降宋明新儒学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心学与理学的对立发展。此论争的哲学问题首度被法宝和慧沼表述为心与理之同一或差异的问题,也就是後来宋明理学中「心理二分」或「心即理」二种形上学之争的问题。从结论上来说,奘传唯识学(慧沼)和程朱理学主张心理二分,而如来藏思想(法宝)和陆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彼此之间既有历史的连续性,也显示出哲学类型的普遍性。本文结论时,将试图从现象学的视角,特别是从胡赛尔到海德格的发展,重新照明主导千年东亚哲学的二种哲学类型义蕴。
对唐君毅谈朱陆异同源流之反思
作者:杜保瑞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君毅  朱熹  陆象山  二程  朱陆之争  工夫论 
描述:君毅意旨细腻,分解绵密,虽过多翻折推说,却实为正本清源之举,一扫前人之窠臼弊端。
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
作者:张智华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文艺思潮  北宋中叶  欧阳修  诗歌创作  文论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梅尧臣  诗论  诗歌理论 
描述: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张智华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王安石的文学观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且大多喜欢引用王安石《上人书》中“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
从“世妇”之称谓看今古文经说之异同
作者:陈建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之争  礼记正义  周礼  《十三经注疏》  《左传》  《史记》  《礼记》  春秋左氏传  经说  婚姻与家庭 
描述:从“世妇”之称谓看今古文经说之异同陈建(香港中文大学)“世妇”一词,颇见于先秦文献之所载,其中以《礼记》、《左传》、《周礼》三书出现较多;从此词结合古代之史实及官制,正可窥见我国自先秦以来即有颇为
同株异色并为奇葩——略论晏欧词之异同
作者:潘婷婷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俊秀  情深  意象 
描述:晏殊与欧阳修共同将宋词导向雅化,尤其是欧词,因为更符合词主抒情的特质而对后世词人影响较大.
冯延巳、晏殊词异同
作者:胡淑慧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艳情 
描述: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艺术表现手法和方式、意象和境界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