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7)
报纸(39)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8)
地方文献 (17)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8)
2013(6)
2011(7)
2006(8)
1997(3)
1996(2)
1991(1)
1989(1)
1988(4)
1983(4)
按来源分组
闽江学院学报(3)
湖北中医杂志(2)
中国地名(2)
戏曲艺术(1)
山东中医杂志(1)
中国药房杂志(1)
资料通讯(1)
实用中医药杂志(1)
中国骨伤杂志(1)
东方药膳(1)
清上蠲痛
作者:吴文清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  清上蠲痛  顽固性头痛  临床应用  慢性头痛  脑肿瘤  经期头痛  寿世保元  龚廷贤 
描述: 明朝龚廷贤著《寿世保元》中说,清上蠲痛是冶疗一切头疼之主方。随症加减又对顽固性头痛,慢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巅顶痛,经期头痛,上颚肿瘤痛,脑肿瘤痛等,均收到较好疗效。今将其临床应用及药物
理无情有说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与理 
描述:时表示了戏曲创作超越时空的巨大力量与极大自由。
戏曲史上的“沈之争”
作者:黄天骥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吴江派  沈之争  戏曲创作  思想内容  音律  戏曲音乐  本色  作品  封建主义 
描述:越当着意斟量。 [前腔]参详,含宫泛徵,延声促响,把仄韵平音分几项,倘平音窘处,须将入韵埋藏,这是词隐先生独秘方,与自古词人不爽。若遇调飞扬,填他几字相当。
公寻梦文化之旅
作者:李小菊 刘祯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牡丹亭  纪念馆  昆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十番  表演  梦文化 
描述:江遂昌召开的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有幸重走先圣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沈之争”的历史观照
作者:周秦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历史观照  戏曲研究  传奇  曲律  曲学  新声昆山腔  冯梦龙  原作 
描述:在该剧的创作、修改过程中,《牡丹亭》传奇已经通过特定的渠道在吴中传播并产生影响。江熙《扫轨闲谈》:
海若批评”曲本考
作者:朱万曙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批评内容  评点本  异梦  戏曲研究  评点者  陈继儒  戏曲家  上海图书馆  眉批 
描述:明代刊刻的署名汤显祖批评的曲本有十种以上。这些评点本因为汤显祖的戏曲家身份,后世一些相关的论著常常对此有所讨论。但是,这些曲本哪些是有价值的本子?哪些是书商抄袭的本子?评的真实性
再论本原著《牡丹亭》的声腔问题
作者:朱仰东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声腔  声腔 
描述:需,加以改编。也正因如此,一方面该剧在唱腔问题上难以趋于一致;另一方面,该剧能常演不衰。
杨泽民·肠舒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杨泽民·肠舒
略论李渔对曲的讥弹
作者:沈义芙  来源:江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曲语言  杜丽娘  戏曲理论  汤显祖  观众  寻梦  情节发展  艺术创造  舞台效果 
描述: 李渔在戏曲理论上的成就是大家公认的,在戏曲语言方面也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当时曲家偏重词藻,好用典故,戏曲语言,晦涩艰深,多是供士大夫吟玩品味;而李渔主张“贵显浅”、晓畅易懂大众化,这对戏曲的发展,无疑起了补偏救弊的积极作用。可是他在阐述
刘绍武调心应用论述
作者:刘剑波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心  刘绍武  《伤寒杂病论》  三部六病学说  名老中医  临床实践  疑难杂症  治疗原则 
描述:中棘手的问题,调心就是这众多方剂中有代表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