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3)
期刊文章(133)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3)
地方文献 (39)
地方风物 (10)
红色文化 (6)
非遗保护 (5)
宗教集要 (4)
按年份分组
2014(50)
2013(17)
2012(26)
2011(28)
2010(16)
2008(18)
2004(6)
1998(5)
1995(3)
1994(5)
按来源分组
新闻晨报(2)
青年报(2)
绵阳日报(2)
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1)
东方企业家(1)
语文建设(1)
人文杂志(1)
民间文学(经典版)(1)
贵州日报(1)
散文百家(1)
”、“清”有别(外一篇)
作者:郑万钟  来源:江苏教育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  报刊  清纯  区分  马头山  相对  成分构成  民居  比喻  军装 
描述:报刊上曾看到将"山清水秀"、"青山绿水"写成"山青水秀"、"清山绿水"。无疑,这里没有将""、"清"区分开来。用"清秀"来形容山水的清纯秀丽而不俗气,所以说"山清水秀"。""、"绿"是两个相
刘绍医案两则
作者:孙绍仁 曹桂华 徐德凤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医案两则
绵竹王干烈士墓
作者:雷晓光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绵竹  烈士墓  王烈  土高  碑阴  楷书  县城  墓志铭  呈圆形  张秀熟 
描述:王干烈士墓座落在绵竹县城关南郊的精忠观旁。烈士墓坐西向东,封土高2.5米,墓呈圆形,墓径6.2米,墓有碑,碑高1.80米,宽0.93米,厚0.12米。碑阳为绵竹县教育界人士邓清澜先生所写楷书“王
冯小夜读《牡丹亭》
作者:司徒沛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小  牡丹亭  杜丽娘  细读  滚花  书卷  柳梦梅  汤显祖  太虚幻境  鱼水情 
描述:~~
“唐若”应是“唐若英”
作者:潇凡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话剧  艺术形式    爱好者  收藏 
描述:《中国收藏》6月号的《百年话剧那些被尘封的记忆》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话剧爱好者,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颇倾心。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在众多纪念形式中,贵刊能从收藏的角度话百年话剧,真可谓让人眼前一亮,别具特色。[第一段]
昆曲春化与商品化的困境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商品化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文化传承  汤显祖  文化艺术  演出  传统艺术  意识形态 
描述:苏州曲家出来改编,以配合苏州一带流行的腔调。当时在文坛上惹起了一场风波,使得原作者汤显祖大为不满,批评改编者不懂他的意趣神色,为了符合苏州流行的昆腔,云便吴歌,破坏了原剧的精神。
从《牡丹亭》说到冯小
作者:朱小平  来源:群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冯小  冯小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剧作家  剧作家  杜丽娘  杜丽娘  明代  明代  古代诗人  古代诗人  昆剧  昆剧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描述: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还是有差距的。一部真正传之不朽的作品,在发表或上演之后常常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甚至几百年后艺术魅力一直不衰。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牡
独特传神的得戏画
作者:阿潘 David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戏曲人物画  牡丹亭  博物馆  伍子胥  内心世界  苏州  江苏省  竹子  漫画 
描述:独特传神的得戏画
从《牡丹享》到连良的戏服
作者:关彤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舞台设计  光效果  表演  昆曲  纹样  演员 
描述:年轻演员也有点压不住场面,但最让我感觉别扭的是演员穿的戏服。柳梦梅的罩衣短了一截,而且没加底衬,所以柳公
论宋代民间养制度
作者:杜建录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民间  死亡率  宋代  制度  河北  国防力量    北宋 
描述:宋的国防力量和对人民的镇压;其三,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宋代农牧争地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