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滞产的临床体会
-
作者:曾新容 来源: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滞产 临床体会 缩宫素 产程中 缩短产程 人工破膜 三产程 高张性 合理使用 第一产程
-
描述: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如何缩短产程,预防滞产,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将我院1989年~1994年住院分娩的490例产妇的产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缩短产程和预防滞产的几个重要环节。 1 资料来源
-
论报应、报应的制约与一般预防:兼论一般预防不应是刑罚目的
-
作者:韦临 流銮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般预防 刑罚目的 预防犯罪 罪刑相应 刑法理论 公平与正义 特殊预防 思维定势 目的意义 罪刑关系
-
描述:就在于将犯罪者所承受的刑罚描述为罪犯自身罪过与行为的反致,也就是将刑罚的发动在因果论意义上归罪犯自己。我国刑法理论“罪刑相应”的原则,实质上就是报应观念的直观昭示。“犯多大的罪,便判多重的刑,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刑相称”,罪犯不仅仅因其罪过与行为而承担刑罚,而巨因其罪过与行为的危害程度承担合理的刑罚。刑罚发动的程度,在因果论意义上也决定于罪犯自身。我们反对司法专横与擅断。而此专横与增断,恰恰就是在因果论意义上割裂、分离行为者的罪过和行为与刑罚发动及发动程度的前述关系,任意地发动刑罚和任意地决定其轻重。我国的刑法理论将罪刑相应原则描述为体现刑罚公正与合理的原则,承认并且强调刑罚的公正与合理取决于这一原则的落实,并由此而在刑法运行的整个过程积极追求这一原则的实现,其所指向的必然就是对报应的追求。报应观念,作为人类文化传...
-
综合治理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有效途径
-
作者:孙清源 来源:煤炭企业管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瓦斯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首 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危害最大。因此 不得有丝毫的麻痹和放松。要坚持综合治理 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 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描述:综合治理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有效途径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编辑委员会 王玉民 陈景元 副主编 文王 编辑部主任 山杨 中水 名誉
-
描述:《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反恐法”首先应是预防法
-
作者:张静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我国“反恐怖法”的框架结构就已经完成,但出于解决如何界定基础概念和设计特殊的反恐措施等需要,这部法律迟迟未出台。
-
肺复张性肺水肿的预防及护理
-
作者:邱碧秀 刘海霞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复张性肺水肿 护理 效果明显
-
描述:探讨对11例肺复张性肺水肿患者护理,精心观察,细心护理,体会到术前、术中、术后指导到位,观察处理及时,可及时缓解病情,控制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和发展,效果明显。
-
农民应是口腔预防工作的重点
-
作者:李明 韩忠荃 来源: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腔预防 农民 保健意识 健康意识 牙结石 物质文明 物质条件 行为水平
-
描述:民差距愈来愈大。在沿海中度发达地区的部分农村,据统计95%以上的农民尚无每日刷牙的习惯,多数人尚不知引起龋病的主要因素,不少的人认为龋齿是某种“虫子”蛀的,不知牙结石为何物、如何形成的、该不该存在,也不清楚牙结石的危害。更不用说主动到正规医疗机构清除牙结石了。尚未意识到物质生活改善及饮食精细化客观上对保护牙的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在广大农村,出现了口腔保健意识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现象。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原因:
-
肺复张性肺水肿的预防护理
-
作者:英秀梅 曹春霞 王志辉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复张性肺水肿 肺复张性肺水肿 护理 护理
-
描述:量在1 500 ml以上,5例术后(5 min~24 h)发生剧烈咳嗽,从口鼻涌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紫绀,患侧肺布满细湿罗音,拍片见患侧肺大片边界模糊的斑片状阴影,即可诊断为复张性
-
如何缓解紧张性头痛
-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致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头痛 张性 精神紧张 工作压力 医科大学 苏州市 江苏省 预防
-
描述:江苏省苏州市潘女士来电询问:我最近总是头痛,去医院诊断为紧张性头痛.请问紧张性头痛如何预防,平时都应该多注意些什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范医生说:导致紧张性头痛的原因主要有繁
-
预防胃癌:良好习惯和健康行为更重要——访武汉协和医院外科主
-
作者:袁立新 来源:家庭保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预防胃癌:良好习惯和健康行为更重要——访武汉协和医院外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