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与历律——《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师 乐律 历律 文化
-
描述:,其文化影响,深刻而久远。
-
大司乐与师保:《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师保 《周礼》 文化
-
描述:《周礼》以乐官之长大司乐通掌国学之政是有历史根据的,行使《周礼》大司乐职能的是师保之官。师保之官与乐礼、乐教、乐官有不解之渊源。师保制度的形成、确立与以礼乐制度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宗法制国家的起源是一致的。
-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
陆九渊的为民请命
-
作者:傅林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为民思想 为民请命
-
描述:陆九渊和王安石都出于下层人民,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注重农民、平民和主张摧抑兼并。陆九渊在其与官吏的信件中.揭露了地方官吏巧立名目侵渔农民并抑绝其赴诉之路的罪行,提出减轻平民负担的建议,通报发现的情况
-
陆九渊的道德修养论
-
作者:刘伟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道德修养 易简工夫
-
描述: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即一切真理和伦理道德都是人所固有的。由于"物欲"、"意见"蒙蔽了人的"本心",所以陆九渊提出通过"易简工夫"来克服人的"私欲"、"意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
文化辞典
-
作者:暂无 来源: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典 文化 形容词 修辞手法 王安石 “绿” 动词 词作
-
描述:[词性混用]诗的修辞手法之一。指本来作形容词或名词的用来作动词,或名词作形容词用等。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
陆九渊主体意识探微
-
作者:邓树英 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体意识研究
-
描述:陆九渊在论及“人以宇宙天地为己任”等问题时 ,把人视为宇宙天地之主体 ,具有一种强烈的主体责任意识的思想 ,并且强调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和道德自律作用 ,进而倡导“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铸成理想的君子
-
陆九渊主体思维刍议
-
作者:饶国宾 钱振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体思维
-
描述:陆九渊主体思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体验型意向思维;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内省型直觉思维;躬行践履,堂堂做人———实践型经验思维;天人一本,心物一体———系统化整体思维。
-
陆九渊的本体功夫论
-
作者:屠承先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体功夫论
-
描述: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提倡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特色的“心即理”的宇宙本体论 ,决定了他的“人心本善”、“恶自偏失”的人学本体论和“格物致知”的功夫论 ,并且最终决定了他的以“简易功夫”发明本心的本体功夫论
-
陆九渊诗作补辑
-
作者:邓丽芳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作
-
描述:陆九渊平生主张“不立文字”,留下的诗作不多,后因失散严重,又因搜集整理方面的疏漏,最终收入《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五《诗》中的篇目仅有23首。本文提供的11首诗,确为陆九渊《诗》卷所未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