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谈《泊船瓜》的“还”
作者:范跃球 彭炎招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  “还”  小学阶段  观摩课  王安石  作者  教师  老师 
描述:谈《泊船瓜》的“还”
浅谈《泊船瓜》的教学
作者:张有传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气象  王安石  三个方面  教学  泊船  执政  表达  辞职  重返  理解 
描述:《泊船瓜》是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迫辞职回乡路过瓜时,怀念金陵故居所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在南归途中,看到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想再接再厉,重返朝廷执政的意愿。教学时,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再教《泊船瓜
作者:钟艳珍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  思念之情  诗人  王安石  “绿”  家乡  妙用 
描述:王安石的《泊船瓜》,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名诗。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绿字的妙用成为千古美谈。以前我教这首诗,只是认为它是一首纯粹的思乡诗,理解为:诗人离家多年未能回家乡,想起
京口瓜一水间
作者:朴尔敏  来源:传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西津渡  镇江  长江  石塔  渡口  青砖  历史  江南  唐宋 
描述:一个世纪前,镇江还叫做京口,绵延的长江和运河,在它脚下交汇。也是春天,江涛拍岸的声音里透着荒寒,隔江相望的扬州,已是琼花烂漫的时节。55岁的王安石鬓角已经霜白了,他在镇江的西
《泊船瓜》教学设计
作者:张永红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解决问题  古诗  处理信息  泊船  祖国文化  热爱祖国语言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运用资料 
描述::一、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古朗月行》
《婴童方》贵在
作者:孙丽平 冯晓纯 孟祥辉 马琳 段晓征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婴童方》  学术经验  王烈 
描述:》贵在“” ,其意义有三 ,现分述如下。1 “”在全本书所载之方 ,是导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等历届会议交流的 34册论文集
唐宋时代的城关
作者:艾宏明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关  《元和郡县图志》  兰州市  金城郡  黄河北  《续资治通鉴长编》  唐宋  《太平寰宇记》  《唐六典》  驿馆 
描述:唐宋时代的城关艾宏明说起兰州城关,在兰州几乎无人不知,声名远播。现在人们所知的城关,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白塔山麓之西。关在1942年拆除,该处成了居民区。但这实际上是宋代始建的城关,唐代的
克木先生千古
作者:吴小如  来源:黄河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克木  老人  家属  肺癌  文章  学问  散文  半个世纪  王安石  天文学 
描述:也来不及了。过了没
试论应麟
作者:朱仲玉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爱国主义精神  道光帝  封建统治  吏治腐败  政治形势  史学界  危机  道光皇帝  二十年 
描述:自蹈愆尤……天下不以为非。貌在霜中,明镜引为知己;疏传海上,鲛大亦问姓名”,在当时政界有一定的威望。他的著作《豸华堂文钞》二十卷,充分反映了他的学识、思想、政绩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可从中看出当时官场的陋习和腐败,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本文提供一些有关的资料,发表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冀引起史学界的重视。
音乐史稿(下)
作者:孙星群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鼓吹乐  史》    九弦琴  教坊    《周礼》  五弦琴  礼仪文化  音乐文化 
描述:音乐史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