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沈遘的使辽初探
作者:邓婷  来源:今日南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王安石    科学家  政治家  欧阳修  梅尧臣  黄庭坚 
描述:沈遘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从侄,皆属钱塘沈氏。沈括与沈遘主要活动在神宗朝,有别于以欧阳修为首的嘉口名士与苏轼主盟的元口文人集体,属于王安石新党~派的作家,沈遘在北宋中期享有文名,梅尧臣、王安石、苏轼、曾巩、黄庭坚等多与之酬唱,实为一代名流。
董养性《注杜》考
作者:赫兰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益  董益  董养性  董养性  元代  元代  杜诗学  杜诗学 
描述:元人董养性及其《注杜》在元代杜诗学史及整个杜诗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该书在历代书目中多被著录,但问题颇多;董养性其人也被分列元、明二朝,且籍贯也有乐陵、临川两种说法,本文一一析正之。
“见”到一种的境界:《长相思》教学实录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相思》  教学实录  “见”  纳兰性德    王安石  乡愁  注释 
描述: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
董养性《注杜》与仇兆鳌《杜详注》异文考释
作者:赫兰国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养性  董养性  注杜  注杜  《杜详注》  《杜详注》  异文考释  异文考释 
描述:董养性《注杜》是元代重要的注杜选本,是现存元代注杜数量最多、水平极高的一部杜诗学著作。由于国内失传,一直无人对其进行研究。仇兆鳌《杜详注》详实赅博,对前人研究成果多有吸收,前人版本多有参照
美辞的旨趣美:意蕴美(上)
作者:李廷扬  来源:毕节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蕴美  “修辞立其诚”  审美特征  咖啡  毛泽东  物质世界  趣美  王安石  语言  功能特征 
描述:的那样,事实上存在着三项:物质世界(认识对象)、个性精神(认识主体),以及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按照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
不在梅边,也不在柳边
作者:许冬林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描述: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里的句子,说的是姻缘。 《牡丹亭》十四出“写真”里有那么一节,杜丽娘给自己画好了画像,又自提了笔,在画边题了几句:“……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意思是,她自己
王安石诗二首赏析--读《元日》、《孤桐》
作者:杨莉  来源: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赏析 
描述:本文从赏析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孤桐>二入手,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剖析了这两首的文学内涵和美学价值,又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发掘了王安石的政治雄略
王安石诗二首赏析——读《元日》、《孤桐》
作者:杨莉  来源: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赏析 
描述:本文从赏析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孤桐》二入手 ,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剖析了这两首的文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又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发掘了王安石的政治雄略和完美人格形象。
苏轼的一次失误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咏菊》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作者:侯爱兵  来源: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