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乌台
作者:郑熙亭  来源:长城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  王安石  苏辙  御史台  湖州  司马光  张方平  神宗  太皇太后 
描述:有此得心应手,只要蒙过神宗一人,世间没有不可为之事。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桩文字狱——乌台便发生了。
“见”到一种的境界:《长相思》教学实录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相思》  教学实录  “见”  纳兰性德    王安石  乡愁  注释 
描述: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
“菊花”新勘
作者:季续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菊花  乌台  黄州  宋史  宋代  诗话  利用职权  小说 
描述:上,出现了许多诗话,笔记之类著作。这些著作,顺手拈来,信口说去,多喜造点“本事”,加点噱头,以供茶余酒后助谈消遣,不是严肃正经的高谈宏论。比如,苏
苏东坡与乌台
作者:施川迎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乌台  御史台  指斥乘舆  王安石  变法派  宋神宗  皇帝  罪名  案件审理 
描述:北宋神宗年间,人们把御史台称为"乌台"。苏东坡因犯案,交由御史台审理,史称此案为"乌台"。
苏轼的“乌台
作者:吴蔚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  苏轼  王安石  宋神宗 
描述:一段]
乌台始末
作者:李炜光  来源:各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  苏东坡  王安石  苏轼 
描述:苏东坡在他44岁那年摊上了个案子,这案子差点要了他的命。有人说,是王安石陷害苏东坡,正史、野史里都有这个说法,真是这样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置苏轼于死地?
乌台新探
作者:李裕民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宋神宗  沈括  新探  御史  定等  宋代  皇帝  朝廷 
描述: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李定等人为什么要整苏轼?在审案过程中,整人者和被整者是怎样较量的?沈括诬告了苏轼吗?本文试图做一点新的探讨。
苏东坡与“乌台
作者:赵洪涛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  苏东坡  宋神宗  苏轼  翰林院  起居注  王安石  保守派 
描述:,他很是恼火,决心严惩反对变法的保守派,而苏轼刚好赶上了风口浪尖,不久就因为反对变法而被贬黜出京。
“乌台”前后的苏轼
作者:杨胜宽  来源:宜宾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  二十年  王安石  宋神宗  合理建议  徐州  人生态度  政治斗争  湖州 
描述: 宋神宗熙宁十年至元丰二年(1077——1079),苏轼先后被差任徐州和湖州的知州。在此期间,其讥讽新法的诗文视杭、密时期已大为减少。即使表达对新法及其推行者的不满,批评锋芒已大为收敛,时常流露出无力逆挽的莫可如何之心情;而其合理建议不被重视的牢骚,对二十年仕途经历
诗人笔下评乌江 浅议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论乌:江
作者:李炖仁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诗人笔下评乌江 浅议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论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