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法应是“权益法”
-
作者:步凌云 来源:民主与法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保 权益法 社会保险法 缴费年限 权利诉求 代表委员 征求意见 二审
-
描述: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社保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此前,备受瞩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在去年年底二审后,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共收到七万多件公民意见。其中,社保范围全覆盖、减轻缴费负担、降低缴费年限的呼声名列前三位,这些强烈的权利诉求,折射的正是对当下社保权利的
-
“反恐法”首先应是预防法
-
作者:张静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我国“反恐怖法”的框架结构就已经完成,但出于解决如何界定基础概念和设计特殊的反恐措施等需要,这部法律迟迟未出台。
-
《齐向译道行》七十三:定调高低方知难(二)
-
作者:金圣华 来源:英语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低 定调 致谢 牡丹亭 感谢
-
描述:中文里的致谢词,一般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开宗明义式,“在此,我衷心感谢……诸君”;另一种先列出要感谢的对象,再致谢忱,如“本书之完成,除赐稿作者之外、……包括……诸君,其中尤其……更为此书增色,特此一并致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
-
从汪译《牡丹亭》下场诗看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
作者:刘庚玉 郭军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诗 下场诗
-
描述:面来描述创造性叛逆现象,以此说明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必然性。
-
异域的“牡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译入”研究
-
作者:赵征军 来源:东方翻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系统 文学交流史 英译 译介
-
描述:《牡丹亭》在中两文学交流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下的《牡丹亭》译介研究并未勾勒出该剧在英美文化系统英译的全貌。因此,本文拟从“译入”的视角,以宏观与微观梢结合的方式,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的英译研究
-
《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全唐诗》 汤显祖 集唐 定场诗 英译 柳梦梅 石道姑 中国古典戏剧 出生年代
-
描述:《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牡丹亭》译后感之二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评介·注释·语译)
-
作者:陆坚 来源:语文战线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评介·注释·语译)
-
王安石的“均输法”和“市场法”
-
作者:汤标中 来源:北京商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均输法 市场法 市易法 发运使 采购物资 财政收入 农业管理思想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经济管理思想
-
描述:王安石的“均输法”和“市场法”汤标中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它不但在宋代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领域中。激起了极大的波澜,而且传播到欧洲,对世界政治、思想有所影响
-
曹洞禅法
-
作者:温金玉 来源:禅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曹洞宗
-
描述:曹洞禅法
-
孟子“法先王”略论
-
作者:段培勋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先王 孟子 历史经验 先王之道 王安石 政治主张 战国时期 周文王 政论家 荀子
-
描述::“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