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教育人首先都应是一个读书人
-
作者:彭智勇 来源:今日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领导干部 人文精神缺失 钢筋水泥 教育工作 教育系统 创造力 学习 城市 座谈会
-
描述:“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创造力贫乏的城市,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钢筋水泥’森林。”
-
教学者亦应是助学者
-
作者:刘仲南 沈嘉麟 来源:上海成人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人学员 助学者 教师 学习主动性 学习方法 学习法 教学效果 负迁移 教育工作者 教学活动
-
描述: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学员为主体,教师起主导帮助作用,历来是成人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为此,教师要以助学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引导学员的思维活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成人学员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有些学员常常因为学习时间少、学习任务
-
读书的境界
-
作者:如水 来源:学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境界 好书 思想 智慧 王安石 老年 放牧 不同年龄段 少年
-
描述:古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窥"、"望"、"玩"三个字极传神地道出了不同年龄段读书的境界。好书是空气和阳光,是思想之舟,是知识的总结,是智慧的钥匙
-
“磨课”不应是“磨难”
-
作者:王菊艳 罗华明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设计 评价多元化 教学设计 授课者 评价者 评课 年轻教师 任课教师 教研组 学校
-
描述:时下,一部分学校为了追求课程设计评价多元化的效果,规定每位年轻教师每学期要开展一次磨课。所谓磨课,首先是任课教师自己独立进行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试上,以教研组
-
“磨课”不应是“磨难”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磨课”不应是“磨难”
-
再谈疑案“莫须有”:“莫须有”应是“恐怕有”
-
作者:张贵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莫须有 应是 恐怕有
-
描述:景,充分考虑语义流变,动态分析前因后果,认为“莫须有”一词的初始含义应是“恐怕有”,同时对“岳飞之死”整个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
作者:冯焕珍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函昰 曹洞宗 妙明真心 禅教并重
-
描述: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
-
学习应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
-
作者:饶丽萍 黄毕年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
描述:学习应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
-
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是反思的、多元的、深刻的,教
-
作者:李强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课 阅读教学
-
描述: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是反思的、多元的、深刻的,教
-
继续教育应是一种全民化教育——论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
-
作者:张伟远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 远程教育 教育体系
-
描述:,在继续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职业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对象的界定中包含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总的来说,这四种教育互相重叠、互相包含。作者认为,这种现状不利于我国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作者进而参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并根据我国教育实情。建立了我国教育系统的构想模型:包括两个系列(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九个层次(从学前教育至博士、)、两类对象(全日制学生和在职成人学生)、三种模式(面授教学、远程教学、混合式或整合式教学)。作者最后提出,与知识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应该是全民化的继续教育,而不再是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精英继续教育。[著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