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乡役人数变化考述
-
作者:刁培俊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变法 乡役人数 增长 唐宋社会变革
-
描述:了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延伸的倾向,由此,也可以显现出唐宋之际社会和经济领域发生的一些变革。
-
薄粘束梗菌引起的松树黑变根病
-
作者:赵桂华 陈啸寅 谢春芹 吴玉柱 来源:林业实用技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蠹虫 西黄松 松树 根病 黑变 木质部 花旗松 针叶树 定殖 致病性
-
描述:就能控制病害的发展。在薄粘束梗属(LeptographiumLagerb&Melin)中,有37个种能引起针叶树病害[1,2],其中薄粘束梗属的22个种与小蠹科(Scolytidae)一些小蠹虫
-
淮北师范大学赋
-
作者:剑声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范大学 淮北市 相山 周秦汉 煤炭 相县 清峻 淮海战役 相城 隋唐
-
描述:烈烈相土①,巍巍相山。泱泱相水②,悠悠相县③。地灵人杰,滋养于黄淮濉涣;物阜文明,经营自商周秦汉。传《诗》长卿④,著《论》君山⑤。清峻中散⑥,博综贞简⑦。读书种子不绝,人文气脉绵延⑧。地有乐天之咏⑨,煤见东坡之篇⑩。隋唐运
-
濉溪中学赋
-
作者:朱彦体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 镜湖 曲桥 序列 首端 故里 假山 乌金 四野 经文
-
描述:致,横陈其间;石矶光洁,序列岸边。假山亭台以高耸,穿廊画栋以通幽。
-
淮北师范赋
-
作者:张云波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北 师范特色 人口素质 相山 濉溪 颛顼 皖北 柳江 煤城 新声
-
描述:人文而昭物理,曦晖朗曜;传古韵而发新声,景行维贤。关乎一方人口素质与发展之运者,煌煌然淮北师范。
-
《诗经》之"赋"探源
-
作者:李蹊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表现手法 《左传》 春秋时期 诸侯 甲骨文 生成环境 贡赋 天地之美 《周礼》
-
描述:物质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历程,又经过春秋时期献诗陈志、赋诗言志的大规模、长时期的演练,习以成俗,“赋”这一形式或手段逐渐稳定下来,汉人在总结《诗经》表现手法时,自然选择了“赋”,而不用“敷
-
《思旧赋》与《为了忘却的记念》
-
作者:卢传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司马氏 魏晋时期 掌握政权 文学家 哲学家 结尾 钟会 礼俗 周礼
-
描述: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结尾谈到了向子期的《思旧赋》。向子期是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旧赋》是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因“吕安事”被杀害而写的。原来,嵇康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
-
论宋代律赋
-
作者:曾枣庄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律赋 王安石变法
-
描述:本文分六部分,首论宋代律赋不可一概否定,次论宋代律赋的内容多为议政之作,次论宋代律赋限制很严,非学优才高不能为,四、五两部分论宋代律赋的演变,有“步武前贤”与“横骛别趋”两种体式,最后一部分论诗赋
-
赋、比、兴本义新解
-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实际需要 毛诗序 左传 春秋 周礼 新解 解说 用法 解释
-
描述:诗有赋、比、兴之说,见于《周礼》、《毛诗序》;其后文人、学者纷纷解说,莫衷一是。周刚《春秋赋诗与赋比兴本义》一文提出:历来对赋、比、兴的诸多解释,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阐发的,并非本义;《左传
-
《稷下赋》简析
-
作者:宋玉顺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十三年 史学家 王安石 荀子 封建统治者 资治通鉴 周世宗 实系统 荀卿
-
描述: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外,尚有野史、文集等二百余种。全书年经事纬,史实系统而完备,确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取得鉴戒。诗文有《司马文正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