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宋爱情词的类型判分与鉴赏
-
作者:枕求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词 词人 代言体 爱情描写 唐宋 自叙体 晏殊 爱情诗 桃源 女子
-
描述:爱情词作里多种类型的爱情词都有,若不加判分,则不得其情,不明其理,势必造成淆乱。如将代言体和
-
工程围岩与支护的破坏类型分析
-
作者:徐云尧 来源:建井技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破坏形态 破坏类型 支护 围岩破坏 破坏区 岩体破坏 压剪 西大巷 剪切楔体 张性
-
描述:场的特征。根据工程轴向与σ_1方向的关系,一般可分为压—张型破坏和压—剪型破坏两大基本类型。
-
张性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油气运移和保存研究
-
作者:付晓飞 许鹏 魏长柱 吕延防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断层 结构 断层核 破碎带 断层岩 变形机制 运聚
-
描述:。断层岩类型取决于断移地层的岩性、成岩程度和断裂变形时期。对于同生断层而言,泥岩和不纯净的砂岩主要发生泥岩涂抹作用;纯净砂岩发生解聚作用,形成颗粒重排的变形带。中成岩阶段发生断裂变形,泥岩发生泥岩
-
独上高楼:“民国·乐史”的现代性及前世今生
-
作者:李岩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国·乐史 结构 解构 现代性 《春花秋月何时了》 语境
-
描述:”与“政治标准”两层次,并始终贯穿“结构”与“解构”意念;对音乐历史研究、甚至一切关及音乐的“学术”不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现状,作者也提出了批评。
-
《周礼》合成名词的特殊结构
-
作者:刘兴均 来源: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合成名词 OV式 词法关系 句法关系
-
描述:据汉语亲属语言藏缅语族中出现类似结构,可以推测:《周礼》这种特殊的构词方式具有存古的性质。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结构之比较
-
作者:谢裕忠 郑松锟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线索 莎士比亚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英国 戏剧理论 古典主义 中国戏曲
-
描述:一、时间、空间、情节我们认为,不论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或是《牡丹亭》,都突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理论“三一律”的框框,在时间、空间、情节安排上,都具有巨大的灵活性。
-
试析陆九渊的思想结构
-
作者:安京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精神本体 思想结构 圣人之道 天地之心 试析 “理” 主观唯心主义 万物 杂著
-
描述: 陆九渊是南宋我国著名思想家。许多思想大家,如王守仁,黄宗羲、魏源、康有为、谭嗣同等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或多或少地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陆九渊的思想在宋、明、清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试图分析陆九渊宇宙观中的几个范
-
《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
-
作者:刘淑丽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真幻相生 真幻相生 双线交织 双线交织
-
描述:部剧作结构严谨、宏大。
-
戏文之结构及其变迁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文结构 脚色制 戏剧叙事 小说叙事 《牡丹亭》
-
描述:并不显著、稳定,戏文结构变迁的历史则主要表现为脚色使用日趋规范、戏文结构也日趋稳定的历史.戏文之结构可认为是脚色制与故事叙述两种因素的组织调和,二者之间始终存在张力,后者有时也有可能成为主导性因素
-
《牡丹亭》叙事结构的透视
-
作者:吴瑞霞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人一事" "一人一事"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剧情结构 剧情结构 叙事理论 叙事理论 透视 透视
-
描述: 本文通过对《牡丹亭》叙事结构的透视,认为《牡丹亭》围绕"杜丽娘游园惊梦"所建构的"惊梦"、"寻梦"、"殉梦"、"圆梦"的剧情结构,符合李渔将叙事结构置于戏剧中心地位而提出的"一人一事"的"立主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