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曲的传统与革新:陈士争版《牡丹亭》引发的思考
-
作者:李静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昆曲 传统 革新 思考
-
描述:本文试图通过这一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关于当代中国戏曲传统与革新的思考。
-
浅析《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
作者:仲方方 来源:黑河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创作意识 创作意识 词曲音律 词曲音律 舞台演绎 舞台演绎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朝戏曲在全国范围内最为兴盛时期的经典之作,无论从文学性、思想性来看,还是在戏曲表演、声腔发展方面,在中国戏曲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不可磨灭的价值。
-
中曲西拍──记纽约昆曲文化架桥人汪班教授
-
作者:怡惋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牡丹亭》 西方观 田纳西·威廉斯 《欲望号街车》 纽约 中西文学 杜丽娘 文学翻译 服务人员
-
描述:中曲西拍──记纽约昆曲文化架桥人汪班教授
-
昆音悠悠飘韩国——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剧组赴韩演出掠影
-
作者:尹建民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国 世界文化 苏州 演出 昆曲艺术 牡丹亭 文化交流 古文化 中国 观众
-
描述:的是来自昆曲发源地的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携带的剧目又是昆曲经典名著《牡丹亭》。
-
人文教育与名剧进校——在南京大学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新闻发
-
作者:董健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南京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白先勇 传统文化 演出 当代大学生 高等教育 大学精神 和谐发展
-
描述:人文教育与名剧进校——在南京大学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新闻发
-
农村成教中心校也应是科普中心
-
作者:项复民 来源:成人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普 中心 成教中心
-
描述: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加速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农村成教中心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科技普及工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科学方法使自己成为科普的中心阵地。
-
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牡丹亭》的演出
-
作者:王省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演出 演出 传播 传播 接受 接受
-
描述:《牡丹亭》早已家喻户晓,有关的研究著作比比皆是,而从传播的角度去研究的却少见。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理论来观照《牡丹亭》,重新审视《牡丹亭》演出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认识这一戏剧名著。
-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折子戏 全本 汤显祖 民族戏剧 厅堂演出 演出样式 内在规律
-
描述:甚。鉴往知来,探明从全本到折子这一基本规律,对于我们民族戏剧之存亡继绝乃至发扬光大当深有启示。
-
中国戏曲“禁而不止”现象文化探析
-
作者:张勇风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演出 中国戏曲 牡丹亭 戏曲艺术 戏曲作品 传播媒介 独特性 生存环境 民众思想 剧场艺术
-
描述: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两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即"禁而不止"和"不禁则止"。"禁而不止"主要指一定时期的统治者对戏曲演出和某些剧目反复查禁,但戏曲演出并没有停止,反而愈来愈受民众欢迎;一些剧目,可以说
-
白先勇的昆曲―从《牡丹亭》及《玉簪记》说起
-
作者:吴迪 来源:书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玉簪 昆剧 杜丽娘 柳梦梅 演出 昆山腔 汤显祖
-
描述:元末,江苏的昆山发展出昆山腔。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将其改良为婉转动听的水磨调,梁辰鱼撰写出首部昆剧《浣纱记》。直至清朝嘉庆年间,昆剧盛行了约两百年。之后,京戏逐渐取代了昆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