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贺与希望(摘录)
-
作者:步武尘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委书记 短篇小说 转折点 父亲 创作 杨炳 主要原因 中学 小狗 道路
-
描述:五月底读到张长公同志的短篇小说《县委书记的父亲》,非常高兴。作为他中学时代的老师,十多年来我一直注意着他的创作。我觉得这篇小说是他十多年来习作道路上第一次留下的脚印,是他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这篇小说
-
中国传奇片缺少些什么?
-
作者:李约拿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色彩 现实生活 文学传统 魏晋南北朝 短篇小说 汤显祖 笔记小说 临川四梦 聊斋志异 民间传说
-
描述:、《长恨歌传》、《李娃传》、《绿珠传》;到了宋元,又出现了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后由《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
-
刘绍棠:我不触电
-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文化品位 短篇小说 电视剧 自然情趣 近视眼 生活气息 影视界 艺术价值 长篇小说
-
描述:品位。这些年,不断有影视界的朋友想把我的长、中、短篇小说搬上荧屏,但都没有成功。
-
真人刘绍棠
-
作者:南人 来源:健康必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真人” 报纸副刊 书斋名称 编辑工作 “真”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语文课本 作品
-
描述:数年前我转作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时常为稿源枯竭犯愁,一日突发奇想,给素昧平生的著名作家刘绍棠投去一函,大意是恳请惠赐佳作云云。名人的稿子难求——此一举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而己。 不料未隔三日便有绍棠老师的亲笔回信飞来,约我去舍下一叙。这真是意外之喜,匆匆忙忙赶至光明
-
作为戏剧家的李渔
-
作者:徐保卫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家 独创性 理论体系 作品 名字 语义 汤显祖 短篇小说 知识分子
-
描述:的理论体系。事实
-
姹紫嫣红又一年(一九八○年的中篇小说)
-
作者:阎纲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篇小说创作 人到中年 短篇小说 作品 中年人 文化大革命 作者 铜钟 刘绍棠 继续发展
-
描述: 一九七九年,中篇小说勃兴的一年。一九八○年,中篇小说勇进的一年。蜚声文坛的《人到中年》和《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联袂而往,出现在八○年的年初,为一九八○年中篇创作的继续发展,行了一个奠基礼。写中篇的人越来越多了。
-
回答A·纪德的诘问
-
作者:何满子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德 调查 散文 材料 周亮工 人生 初学者 短篇小说 公平 死亡
-
描述:,只有脑子里一大堆不算太漫漶的纪德的印象,也即是清初学者周亮工所说的老人心中的“书影”。这篇《一件调查的材料》是肯定、绝对、远远不能代表纪德的,但是由于在下文中将会看到的原因,它牢固地占有着我记忆的一
-
胡布图河
-
作者:徐岩 来源:飞天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村干部 小满 布图 烤烟房 短篇小说 细鳞鱼 男人 祠堂 老黄
-
描述:秋天的胡布图河水是极其清亮的,站在岸上有时候就能够看到在河里面自由自在游动的细鳞鱼。只要我们稍微背转一下身子,就将阳光洒在那平静的河面上了。而阳光是慵懒的,金色的光环入了水便细碎成了好看的波纹。三河村离胡布图河只有四里路那么远,村里住了几十户人,积木式的房子上卤满了厚厚
-
领跑高考:语言知识及语言表达集训专列 第十一节 文学常识
-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代表作家 文学体裁 三国演义 列夫·托尔斯泰 常识 长篇小说 莎士比亚 作品 汤显祖 短篇小说
-
描述: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考试说明》文学常识考点的要求是:(1)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的识记;(2)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的识记;(3)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和识记。具体阐释如下:(1)中国
-
哲思深蕴的记忆“眺望”:对李浩《将军的部队》的阅读印象
-
作者:彭宏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忆 将军 短篇小说 部队 叙事者 人生经历 生活细节 叙事笔调 军旅小说 鲁迅文学
-
描述:李浩的《将军的部队》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单看题目,难免望文生义,视这篇小说为军旅题材,但在获奖后的一次访谈中,作者却声称:不希望它被定位为单纯的军旅小说,它是一部关注情感的作品。①诚如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