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说的文化心态
-
作者:王焰安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心态 传说 考题 作证 赶考 状元 婚礼 作答 人生价值
-
描述:婚礼上使用甚广的“■”,据传为王安石所创。传说云:大比之年,王安石赴京赶考,见一招婿联为: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他日,考题为:龙王设宴,风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于是,以招婿联作对而金榜题名中状元,以考题作答而洞房花烛娶娇妻。双喜临门之际,喜
-
曾巩:赢在心态
-
作者:王爱军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个妹妹。
-
简析《邯郸记》中的卢生
-
作者:郑艳玲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邯郸记》 《邯郸记》 卢生 卢生 被迫 被迫 晚明时期 晚明时期 矛盾 矛盾
-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以浪漫的梦幻为戏剧构成,寄予了作家凝重的警世之叹。其中卢生被迫选择婚姻、无奈求取功名、不得不屈从于权贵的命运浮沉,既是对晚明动荡社会的真实反映,也是汤显祖性格、思想矛盾在创作上
-
《高岗传》揭秘:高刘矛盾应是毛刘矛盾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传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高岗传》揭秘:高刘矛盾应是毛刘矛盾
-
论《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的情与理矛盾
-
作者:李聂海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情与理 情与理 礼法 礼法 认知 认知
-
描述:实性 ,这种东西方艺术遗产正是我们推进现代文艺创作情理观的思想瑰宝。
-
试析王安石变法中的矛盾
-
作者:童丽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续资治通鉴长编》 财政收入 吕嘉问 青苗法 财政困难 《宋史》 封建社会结构 三司条例司 土地兼并
-
描述:相易,邑人便之”,受到时人称赞。但后来变法为什么遭到朝野人士的一致反对呢?北宋重要的官员多为进士出身,应该说他们还是比较关心民
-
《今世说》与王晫心态
-
作者:陈文新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世说新语 周亮工 文言小说 成熟标志 人性觉醒 生存价值 传奇体 笔记 心境
-
描述:中国的文言小说,大致说来,包括传奇体和笔记体二种,其中,笔记体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而成熟于魏晋南北朝。作为其成熟标志的便是人们谈了又谈的《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人性觉醒的时代,人的感情,人的风度,人的生存价值,这些都空前地受到重视。在这种汹涌的
-
杜丽娘心态探析
-
作者:汤春华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人物形象塑造 心理描写 汤显祖 《牡丹亭》
-
描述:的始终如一的爱情心态,是性心理的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
-
论晏殊词的创作心态
-
作者:王建根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主人公 创作心态 《破阵子》 《人间词话》 及时行乐 距离效应 词人 人生况味 浮生若梦
-
描述: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朱乔尊云:“词虽小技……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词愈微,而其旨益远。”②刘体仁云:“词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体限之也。”③王拯云:“(词)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④既然不登大雅之堂的词能将“欢愉愁怨之致,动了中而不能抑者”⑤渲泻出来,那么,文人士大夫就不必把“心扉”隐藏起来,不必总把超然的或理性的面孔呈现给人看,而是可以把人生许多共同的感情体验通过词释放出来。晏殊的词,正是在对纯粹的个人感受的悉心体察和对人生况味的执意品尝方面,表现了其独到的努力。他把狭窄窈深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情志细细剖析和咀嚼,对常情常理作出了超乎常人的发现,读来使人如吐骨红,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他的词是上承“花间”的,受冯延已影响尤深;“曼元献尤喜冯延已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已乐府。”③“冯...
-
词人苏轼思想心态探析
-
作者:张金同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思想心态 王安石变法 入世进取 乌台诗案 北宋 进退两难 陶渊明 探析 人生课题
-
描述:社会状况为参照系,对词人苏轼的思想心态作一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