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9)
报纸(30)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
地方文献 (9)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4)
2012(8)
2011(9)
2010(12)
2009(7)
2007(6)
2004(3)
2003(3)
2002(2)
1993(2)
按来源分组
东京文学(2)
哲学研究(1)
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1)
青少年书法(1)
中学生百科(1)
民族艺术(1)
北京晚报(1)
教育文汇(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教书育人(1)
王安石与高僧净克文
作者:刘洋 王文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与高僧净克文
曲度尽传春梦景“以幻为”抒至情——论《牡丹亭》幻交融的
作者:李成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以幻为  “以幻为 
描述:象;"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情节艺术构思虚实相生、一脉贯通,以超现实的艺术手法细腻地揭示和集中地反映出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流动的轨迹;幻交织的梦境、幻境强化了以"情"胜"理"的主旨。
以假掩,还是美丑假?——《红楼梦》真假二字考辨
作者:徐又良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汤显祖  真假  曹雪芹  社会现象  表现形式  作者  意识形态  矛盾冲突  社会理想 
描述:本身所写的矛盾冲突本质上是“”与“假”的冲突。
亦梦,—个新“烂柯山”
作者:陶瑾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烂柯山  《长生殿》  《西厢记》  年轻人  昆剧  宠儿 
描述:出了将近200场。
它应是“、善、美”的颂歌——试论文艺作品的爱情描写
作者:陈乃学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爱情描写  爱情生活  文艺作品  文学作品  艺术构成  细节描写  生活内容  性爱  艺术效果 
描述:受不亲”
意似之间:苏轼两首词的“趣”
作者:郑荣基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  艺术真实  似与不似  王安石  生活真实  周瑜  思想感情  沙洲 
描述:一、“拣尽寒枝不肯栖”:沙洲之鸿非心灵之鸿苏轼谪居黄州之初,便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文无易稿从容就 口不择言表里
作者:李春林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竟陵派  言表  周亮工  散文小品  明末清初  正统文学  古文  小品文  公安派  袁宏道 
描述: 古人有“刚日诵经,柔日读史”的说法,可见什么时候读什么书还是很有讲究的。对于我这样的日常琐事多,活得比较拘谨、单调的人来说,最适合读的大概就是那些任情达性、清淡隽永的散文小品了。比如这一个月,就是《晚明二十家小
晏几道、朱淑词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翁源昌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朱淑  女性形象  比较 
描述:文章通过对晏几道、朱淑词作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画面描摹及人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晏几道与朱淑在以女性为描摹对象的词篇里,呈现出各自的书写特点。与男性词中以实质个体为主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
国台办:陈水扁讲话缓和是假搞“台独”是
作者:祁红  来源:台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台办  陈水扁  台独分子  中国  台湾省  张铭清  一个中国原则 
描述:充分说明,陈水扁讲缓和是假,搞“台独”是
”的“俗人”晏几道——浅探小山及词与庄子思想
作者:范丽华  来源:南平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庄子  真人  悖离  世俗 
描述:晏几道为宋初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以其不合于世俗的生活理念及“”的写作风格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究其思想根源,庄子思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他又在某些方面悖离了庄子的思想,以其地道的“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