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0)
期刊文章(384)
会议论文(66)
学位论文(23)
图书(13)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934)
历史名人 (68)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71)
2013(130)
2012(146)
2011(112)
2010(79)
2004(18)
2003(9)
1998(6)
1995(12)
1982(3)
按来源分组
淮北日报(164)
淮北晨刊(142)
其它(118)
淄博晚报(6)
安徽日报(4)
解放军报(3)
江西日报(2)
大河报(1)
国际人才交流(1)
志苑(1)
山铀矿研究分析
作者:马崇军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铀矿      成矿条件  成矿条件 
描述:山铀矿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也是地质找矿与研究工作比较全面和成熟的地区,找矿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期间投入了大量的勘探工作量。科研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魅力山精致淮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辖渠沟镇和任圩、山东、山西、南、东山、三堤口、人民路、刘桥、南黎、曲阳十个街道办事处及凤凰山省级(食品)经济开发区,有13个行政村、79个社区,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万
攸”应是选女婿
作者:张若牧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婿  古代文化遗产  古典文学  传播中国  随笔  全译  朱熹  诗经  出版社  新疆 
描述:攸”一词,我在阅读文白对照全译《两般秋雨庵随笔》(清梁绍壬撰,范春三编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时,遇到过两次:一
欧苏合于“道”
作者:杨胜宽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欧苏  王安石  文集  韩愈  东坡  诗文革新运动  居士  阳文 
描述:多士方(讠华),而我独南。公曰“子来,实获我心。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又拜稽首,有死无易。(《苏轼文集)卷六十二)
“见”与“”的称代用法
作者:李其俊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词  答司马谏议书  代用  古汉语  可译  第一人称  王安石  上下文  主动句  吕布 
描述:“见”实际上倒置动向之前,“卓几见杀”意即“卓几杀我”。“见恕”即“恕我”。一般认为是因为动词“见”的活用。“”,表示称代时,也是居于动词前。“”的称代用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如果它后面的动词
试论王安石两次罢
作者:王广林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中国历史  研究中  反变法派  吕惠卿  枢密院  熙宁  市易法 
描述: 王安石执掌国政,变法图新,成为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是和宋神宗的重用、支持分不开的。同样,王安石两次罢,宋神宗也难脱干系。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关系是王安石变法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弄清
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促进
作者:暂无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临川  升学率  重点中学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特级教师  新校区  王安石  汤显祖 
描述: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促进
《小山集》的离别思情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内心活动  情景交融  《小山集》 
描述:离别相思作为《小山集》词作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晏几道多愁善感性格的展现和对自己境遇的真实抒写,集中体现了小山词的重要特点——真即感情真挚。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晏几道是怎样尽情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的。
王安石 干古第一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泽东  正常化  日本  精神 
描述:而田中竟能不予理睬,毅然来访,此又颇似王荆公“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 看得出,这时的毛泽东主席很看重改革家王安石。 二十世纪后期的历史证明了这位颇似王安石的日,的确是日本近代以来最卓越的日本首相
王安石的“非常权”与其后的异变
作者:虞云国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非常  制置三司条例司  专政 
描述:太厚”,他们都主张进行釜底抽薪式的彻底改革,以期国家一劳永逸地走上正轨。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更兼旧党元老的不合作态度,宋神宗就毫不迟疑地对其理想的宰相赋以“非常权”。王安石“这类人思路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