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起舞
-
作者:郭佳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昆曲 文工团 现代舞 政治部 艺术团 民族舞剧 生死 超越
-
描述:不提超越昆曲杜丽娘靠威亚穿越生死从昆曲到现代舞,再到芭蕾,近几年,《牡丹亭》成了舞台题材的新宠。7月21日,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中国剧院首演,
-
名医名言录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中医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道 龚廷贤 万病回春 仙道 仁术 贫富 千金方 以太 生死 责任
-
描述:乃和柔,无自妄薄,不可矫饰。(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三、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悮哉。(千金方
-
中国历代文人的忘年恋揭密
-
作者:探寻 来源:幸福·女读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朝云 汤显祖 红颜知己 钱谦益 牡丹亭 生死 姬妾 故事 妻子
-
描述:中国历代文人的忘年恋揭密
-
小轩窗,正梳妆
-
作者:李雅菡 来源:好家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还乡 生死 两个世界 以情动人 王安石变法 好朋友 墨香 颜色 苏轼 亲情
-
描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
-
作者:王晓瑜 来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抒情主人公 意中人 歌女 心上人 司空曙 女主人公 扇底风 《姜斋诗话》 《报任安书》
-
描述: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
-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析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作者:席倬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妇 山长 明月 西风 南唐词 冯延巳 深秋季节 北宋 离情别绪
-
描述:晏殊是北宋倚声家初祖,开北宋一代风气。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对他的影响极深。他的词是五代词的继承和发展。从他所作的《珠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晏殊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而不浓艳的词语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委婉而含蓄地表达深邃旷达的思想感情。他的词写得十分精巧而有韵致。
-
痴情无限 愁恨不已——晏几道《思远人》浅析
-
作者:王文鹏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妇 晏几道 远人 愁情 研墨 小山词 形象感 小令 深婉含蓄 白描
-
描述:晏几道一生心血性情,都表现在诗词创作中。小山词接受南唐白描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蹑步温(庭筠)、韦(庄),具有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是小令当行。由于他平生遭遇变放,作品中常常流露出颓丧没落的感喟。下面就他的词《思远人》作点浅析。词云:
-
诉衷情于相逢之时 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
-
作者:王晓瑜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抒情主人公 意中人 歌女 扇底风 心上人 羌村三首 司空曙 女主人公 《无题》诗
-
描述:恨?文学界却没有定论。长期以来,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
-
相寻梦里路 飞雨落花中:试从晏几道《鹧鸪天》一词探其春恨之
-
作者:郭弘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春恨之“梦” 艺术魅力 心境 生命意义
-
描述:晏几道之"梦",在内容上,以最习见的春恨题材表现出来,是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寓有"微痛纤微"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表现了特有的深婉沉着的唯美风格,折射出词人一片"孤"、"痴"、"真"、"幻"的心境
-
多情生死总堪情——黄梅戏《红楼梦》观后
-
作者:易凯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梅戏 五十年代 玉茗堂四梦 汤显祖 戏剧美 观众 戏剧事业 艺术精品 严凤英 红楼梦
-
描述:是首都戏剧舞台上久违了的一幕激动人心的场面,台上与台下,观众与演员,彼此赤坦着心胸,互相宣泄着情感,同声向泣,心灵相撞,将「戏剧美」之魅力不断推向高潮。「多情生死总堪情」是冯梦龙当年赞叹汤显祖《玉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