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泊船瓜洲》的“还”
-
作者:范跃球 彭炎招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还” 小学阶段 观摩课 王安石 作者 教师 老师
-
描述:谈《泊船瓜洲》的“还”
-
种豆得瓜——《泊船瓜洲》教学感悟
-
作者:马颖 来源:小学青年教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小学 语文教学 教学片断 教学反思
-
描述:种豆得瓜——《泊船瓜洲》教学感悟
-
在清风明月中,探寻阅读教学的故乡——我教《泊船瓜洲》
-
作者:陈金才 来源:小学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王安石 阅读材料 引导学生 泊船 故乡 学习目标 古诗 改革 探究式
-
描述:一、清风徐来,扬起阅读的风帆(师引导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略)二、明月照耀,追寻阅读的航程(熟读古诗,通诗意: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诗意并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略)三、溯江而上,探究文本的"真意"
-
走近一个人,感受万般情——《泊船瓜洲》教学解读
-
作者:高祥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古诗 诗歌 学生自读 解读 学生感受 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 过学习
-
描述:一、基于《泊船瓜洲》诗歌本身(字面或感性)的研读1.导入: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这节课通过学习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试着走近一个人,了解一段史,感受一种情。(板书:泊船瓜洲)2.师
-
也说《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
-
作者:刘志刚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句式 平声 去声 读音 王力 诗律学 仄声 故居
-
描述:关于《泊船瓜洲》诗中间字的读音,有的认为当读阴平,有的认为当读去声。两种意见,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认为读平声的,主要从诗的格律方面据理力争;而认为读去声的则主要是从意义的理解方面据理力争。
-
《泊船瓜洲》诗中提到了江苏哪几座城市
-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城市 江苏 赤壁之战 政治中心 苏州市 镇江 孙权 钟山
-
描述:"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著名的《泊船瓜洲》诗。这短短四句诗中,提到了江苏多座城市。京口:在今天的镇江。"京口"之名源自孙权所筑的城池。赤壁之战
-
一诗一世界 有“情”才经典:对《泊船瓜洲》一课的反思
-
作者:徐捷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 学生情感 诗歌 泊船 王安石 写作背景 古代文学 小学语文教材 教学重点 反思
-
描述:理所当然地成了我课堂上的教学重点。我备课时将本课的教学目
-
美丽的乡愁:《泊船瓜洲》、《大风歌》、《垓下歌》教学设计
-
作者:成益梅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垓下 设计意图 大风 引导学生 泊船 教学设计 王安石 学生自读 家乡 想象
-
描述:一、"想家的时候"1.能告诉我你什么时候最想家吗?2.你想家时一般会做什么?3.再请大家想象一个情景:一位漂泊在外多年、日夜思念家乡的游子,这天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他可能会怎么做,怎么说?过渡:同学们,有人
-
春风送我去 明月照我还——也谈王安石诗《泊船瓜洲》
-
作者:陈应祥 来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思想基础 不同角度 泊船 州县官吏 陕西教育 宋神宗 变法 社会现实 宋真宗
-
描述:益,一生只在南北各地做过几任州县官吏,20岁以前,王安石随父在南北各地游历,广泛地接触到当时的社会现实,目睹了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王安石:《感事》)的苦难生活,认识到官贪吏虐、豪强横行
-
《泊船瓜洲》疑议述略
-
作者:张汉清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述略 王安石 诗坛 名篇 老师
-
描述: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蜚声诗坛、传诵不衰的名篇。对于这首诗的具体理解自古至今都有分歧,这儿选择一二供老师们参考,以免翻检之劳。[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