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六艺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上的作用
-
作者:董金裕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地官》 六艺 教育
-
描述:心交融、人我互动。六艺教学合乎五育并进的全人教育,可作为我们今日的取法之资。
-
《临川县志·教育篇》读后
-
作者:张满满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县志 临川县志 地方志 地方志 评论 评论 教育 教育
-
描述:《临川县志·教育篇》读后
-
略论李觏的教育思想
-
作者:张祥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教育 教育 思想 思想 宋代 宋代
-
描述:李觏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活动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就其“立人以善 ,成善以教”,“提倡兴立学校 ,重视选择教师”及“教学方法思想”三个
-
禅儒之争:陆九渊教育思想与佛学关系考辨
-
作者:张学强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儒之争 陆九渊 教育
-
描述:作为宋明理学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的陆九渊教育思想,与佛学尤其是禅宗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受佛学的影响很深,但从其性质来说,则属于儒家,从其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对佛教教育思想的批判中
-
教育文萃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相长 教育 自反 不足 王安石 学生 学记 礼记 马卡连柯 暗示学
-
描述:传之以心,受之以意,切问近思,而资所学,以施于世。——王安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
汤显祖致力教育的主要原因
-
作者:黄建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理想 张居正 罗汝芳 泰州学派 教育 原因
-
描述:的不满;三是受泰州学派平 民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传统儒学教育有叛逆倾向。这三个原因促使汤显祖能对教育倾注极大 的热情,并在时机合宜之际(如贬官徐闻、任官遂昌)为当地的教育作出实质上的贡献。
-
汤显祖致力教育的主要原因
-
作者:黄建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理想 张居正 罗汝芳 泰州学派 教育 原因
-
描述:三是受泰州学派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传统儒学教育有叛逆倾向.这三个原因促使汤显祖能对教育倾注极大的热情,并在时机合宜之际(如贬官徐闻、任官遂昌)为当地的教育作出实质上的贡献.
-
书秉金石,以碑化帖:兼谈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师承中的书法教育
-
作者:傅爱国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史 中国 汉字 教育
-
描述:书秉金石,以碑化帖:兼谈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师承中的书法教育
-
从《牡丹亭《闺塾》》看明清女性私塾教育
-
作者:刘瑾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私塾 女性私塾 教育 教育 《牡丹亭《闺塾》》 《牡丹亭《闺塾》》 明清 明清
-
描述:育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以<诗经>为首选.
-
陆象山教育思想之为学目的 态度和方法初探
-
作者:方兰欣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教育 教育 辨志 辨志 戒慎虚敬 戒慎虚敬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
描述:本文试图探析陆象山教育思想的精华,系统论述其尽人道、做大人的为学目的,戒慎虚敬、求真求实的为学态度,以及主体性学习方法论。重点在于阐述其"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大人"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读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