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1)
期刊文章(129)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6)
地方文献 (49)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67)
2013(16)
2012(27)
2009(29)
2008(10)
2007(7)
2003(3)
2002(3)
2001(6)
2000(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外语与外语教学(3)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书法赏评(1)
书品(1)
晋中学院学报(1)
潍坊日报(1)
明清小说研究(1)
咬文嚼字(1)
右江日报(1)
”字说趣
作者:少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同用  段玉裁  浑言  互训  析言  周礼  康熙字典  玉篇  简化字 
描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邦也。从囗从或。邑部曰:邦,也。按,邦国互训,浑言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邦之所居亦曰,析言之也。从囗,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
“邦”和“”的联系与区别
作者:李艳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系与区别  成语  会意字  安定  和分量  周礼  词语  国家  诸侯  字形 
描述:所管理的地方就叫""。从字形看,""是个会意字,起初就有"王都""首都"的意思。由此可见,早先在地域和分量上"邦"要大于""。像词语"邦客""邦家""邦
作者:何光岳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山  修水县  李时珍《本草纲目》  《春秋》  《荆楚岁时记》  《读史方舆纪要》  少数民族地区  《潜夫论》  《晏子春秋》  《太平寰宇记》 
描述:考何光岳艾氏,最早起源于商代文,为侯爵。从《逸周书·世俘解》记载周武王盟津会盟之后,大举伐商,先将商朝周围的亲属诸侯逐个消灭,其中也有艾侯。"乙已陈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
西周的和野
作者:赵世超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时期  周礼  毛传  形成过程  注家  宫殿基址  摩尔根  卿大夫  诸侯国  春秋时期 
描述: 一在西周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是有、野之分的。《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曰:“中国,京师也。”《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这里,、野所指示的分明是两种
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导演世瑜
作者:白先勇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导演人选头一个我便想到了世瑜.
翻译和中国文化:榕培教授访谈录
作者:黄新炎  来源:东方翻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家  中国文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访谈录  榕培  典籍英译  《大中华文库》  《邯郸记》 
描述:《评弹精华》、《昆曲精华》、《苏剧精华》等译著,其中8种已人选《大中华文库》,为当今典籍英译翻译家中被选最多者。老师毕其功于20年,翻译完成汤显祖“临川四梦”和《紫箫记》共5部戏剧,《英译汤显祖
世瑜美国讲昆曲
作者:薛年勤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化  获得者  昆曲  加州大学  哥伦比亚  梅花奖  美国  牡丹亭  南加州  旧金山 
描述:花送花篮。闻风而来的哥伦比亚、南加州、圣地亚哥、史丹福等大学当场同世瑜签约,争相邀请他前去讲学。此后,世瑜在两个月时间里,横穿美国东、西部,在旧金山、洛杉机、
藻文集及其四六文存佚
作者:施懿超  来源:文献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存佚  文集  自然流畅  集大成  王安石  高水平  承继  写作 
描述:渡之际,可谓发展到极致,在藻手中,用骈体写作公文已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其制诰代言之文尤其出色。藻四六文已跻身于宋代四六文最高水平之列。
敬虞集》编后感
作者:暂无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外国资本主义  中国资本主义  近代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社会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企业  孙中山  辛亥革命前  中国近代化 
描述:敬虞先生在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发表的《中国近代社会、近代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一文中,对辛亥革命前夜近代中国出现的资本主义
关与他的《宝印斋印式》
作者:周建国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流芳  秦汉  魏晋六朝  白文  金石学  万历年间  周亮工  毫无生气  实践力  书画篆刻家 
描述:世纪初印坛上的关,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关原名东阳,字杲叔,安徽歙县人(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相传某日过吴市,得一汉铜印,文曰:“关”.甚宝爱之,遂更名关,易字尹子.并颜其居为“宝印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