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乡党篇》译释
-
作者:梁效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丘 译释 言谈举止 论语 乡党 生活方式 国君 饮食 林彪 周礼
-
描述:扬孔老二,说他是各个方面都合乎周礼的“正人君子”。这里,我们用批判的态度对这个材料进行译释,并分段加以概
-
戏票(小说)
-
作者:洪刚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意测验 王安石 领导班子 县长 包公 案件 选举 文件夹 考察
-
描述:石一样荒唐至极!
-
论刘绍棠的创作
-
作者:栾保俊 来源:上海小说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小说 中国
-
描述:论刘绍棠的创作
-
刘绍棠“运河文学”的文化性格
-
作者:崔志远 来源:太行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研究 中国
-
描述:刘绍棠“运河文学”的文化性格
-
刘绍棠乡土文学的艺术魅力
-
作者:段宝林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中国 乡土文学
-
描述:刘绍棠乡土文学的艺术魅力
-
应是“堂吉诃德”
-
作者:暂无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西班牙 小说
-
描述:问: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名字叫“堂吉诃德”还是“堂·吉诃德”?或者是两种写法都可以?[第一段]
-
不信东风唤不回:拨乱反正中一次破冰之旅
-
作者:吴炳南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不信东风唤不回》 吴炳南
-
描述:时届耄耋,回眸60年文艺生涯,平淡无奇,乏善可陈,稍为有点意思的一件事,却是与新闻勿搭界的特约记者的破冰之旅,可谓是歪打正着。1979年2月4日,农历已未年正月初八,时值立春,是个星期日。这一天,距1978年5月安徽省文联
-
怪味NBA
-
作者:张铭 来源:当代体育(篮球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怪味NBA》 张铭 篮球 小说
-
描述:怪味NBA
-
“船背”不应是“船顶
-
作者:施孟文 来源:教苑荟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释 教材 船 小说
-
描述:其中,啧啧称奇,无论是前者给我们听觉上的冲击还是后者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都让人叹为妙绝、久久回味! 但笔者在教授《核舟记》一课时,却意外发现,无论教材还是其他的教辅资料都不约而同地把“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中的“船背”解释为“船顶”——笔者私认为这有悖常理、有违常情,势必扭曲作者原意,误导后人对这件精美微雕艺术品如实地、全面地了解。故不揣冒昧,抛砖引玉,将个人看法诉诸笔端,以期与教育界同仁一起探讨、共同商榷。 首先,本文借核舟的精巧布局来赞美人物的高超手艺,“奇巧”与“灵怪”前后呼应,统摄全篇。微雕艺人王叔远凭借在胸成竹、神工鬼斧,使自己手下的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用文中的原话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也就是说是什么刻什么、刻什么像什么。整体如此,局部也应如此。“题名其上”的“船背”如果是船顶,也即船篷的顶部,这个地方该怎么刻呢?我们知道,古代船篷顶部一般是钝角式或圆弧状的,这还不打紧,关键文中是“箬篷”,船顶上盖着箬草呢!我们想想南阳著名的茅草屋、想想北方常见的麦秸垛,这箬草覆盖的船顶怎么谈得上“夷”、如何题得了“名”、又怎样印得下“章”——此谓不合理。
-
《荅司马谏议书》译释
-
作者:乔桑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拒谏 答司马谏议书 士大夫 译释 先王 宋神宗 盘庚 名与实
-
描述: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11)。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12),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1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14);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1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16)。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