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2)
报纸(75)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9)
地方文献 (146)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3(23)
2012(27)
2011(28)
2010(27)
2008(31)
2007(16)
2005(13)
2004(9)
1999(10)
1985(2)
按来源分组
专家工作通讯(2)
武汉晚报(2)
舞台美(1)
武汉晨报(1)
发现(1)
世界电信(1)
中国科技奖励(1)
中华手工(1)
京九晚报(1)
东坡赤壁诗词(1)
浅谈石凌对戏曲、历史剧的改编和创作
作者:汪义生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编历史剧  民族戏曲  改编本  戏曲作品  话剧  创作思想  地方戏曲  小资产阶级  汤显祖  戏剧 
描述:想上引起很大震动,剧团的演出群众不欣赏,这就失去了宣传鼓动的作用。凌回顾了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路,苦苦地思索原因。当时的小资产阶级戏剧工作者都相当轻视民间传统戏曲,认为唯有话剧是戏剧正
著名戏剧家、本刊原顾问石凌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凌  戏剧家  江西省  中国共产  文化厅  顾问  副主席  《三代》  郭沫若  汤显祖 
描述:[本刊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本刊原顾问、享受副市长级待遇的著名戏剧家石凌同志于1995年3月8日上午8时4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与琴书共一船:舟上读书的古时情状
作者:暂无 来源:深图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琴书  情状  交通工具  王安石  白居易  李白  习惯用语  杭州  租船 
描述:便自称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孙宏、孙奎奎:现代爱情童话进行时
作者:暂无 来源:时尚家居置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孙宏、孙奎奎:现代爱情童话进行时
邓显与道成宗宋诗风的形成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  江西诗  宗宋  曾燠  程恩泽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宗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邓显与道咸宗宋诗风的形成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  江西诗  宗宋  曾燠  程恩泽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宗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从元人学看元代模之风
作者:曾亚兰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元好问  李俊民  玉山草堂  诗学  马祖常  胡应麟  《论诗三十首》  元代诗歌 
描述:从元人学看元代模之风曾亚兰元代自忽必烈至元八年(127)改国号为大元,迁都大都起至惠宗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136)元灭,短短不足百年,而文学创作颇盛。元曲是元人引以为自豪的时代文学。元诗
易简还是必简
作者:赵立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简  审言  近体诗  乐府歌行  钱仲联  旧唐书  王船山  七言  古籍出版  胡应麟 
描述:近读钱仲联先生增补集说校注的《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在《代白纻舞歌辞四首》其四后有"集说"一条,摘录如下:
试论诗之“气”
作者:卢燕平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宋人  风雅  诗话  诗集  含混  诗说  苏辙  王安石 
描述:令《读老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⑤ ,都是所见略同。宋人在用“气”这个概念评论杜甫诗时 ,又多有元气浑茫之类的说法 ,如田锡“飞动混茫”⑥ 、张伯玉“词含混沌来”⑦ 、韩维“元气混浩神无方
宋代蜀人论
作者:杨胜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苏轼  代蜀  艺术成就  文艺思想  蜀学  王安石  人论  魏了翁 
描述:宋代蜀人论杨胜宽安史之乱进入第五个年头(759),杜甫辗转来到四川,先后在成都、两川各地及夔州寓居转徙达八年多,留下的诗作近950首,占其全部创作的三分之二。诗人的成就不仅反映在创作数量上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