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8)
报纸(102)
学位论文(15)
图书(9)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8)
宗教集要 (89)
地方文献 (49)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1(33)
2009(14)
2007(4)
2005(14)
2001(5)
1997(7)
1996(7)
1995(7)
1990(3)
1988(5)
按来源分组
广东佛教(3)
咬文嚼字(2)
(1)
敦煌研究(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阳明学刊(1)
民族艺术(1)
今晚报(1)
文艺理论家(1)
中国哲学史(1)
《红楼梦》的原作者应是
作者:袁养和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原作者  曹雪芹  《红楼梦》研究  文学作品  脂砚斋  《石头记》  秦可卿  红学家  文史资料 
描述:者是曹雪芹的论断破绽很多,站不住脚。于是,他阅读了大量研究《红楼梦》的书刊,广泛搜集有关资料,潜心钻研,探本求源,
巩的史学活动试探
作者:叶建华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集》  国史  史学活动  史馆  神宗  刘向  《战国策》  鲍防  目录  《隆平集》 
描述:称士类”,得到朝廷的赞
《红楼梦》的原作者应是頫?
作者:袁养和  来源:记者观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原作者  潜心研究  出版社  专著  文艺  破译  南京  论断  考证  江苏  红学  读者   
描述:南京红学家孔祥贤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考证,提出了《红楼梦》的原作者应是頫的论断.他阐述这一观点的专著《红楼梦的破译》最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耿直清廉的修古
作者:史非王 闽鲁  来源:中国监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御史台  兴化军  诗词名家  虚假的繁荣  亲疏贵贱  太极观  关注民生  削尖脑袋  地方人士  晏殊 
描述:耿直清廉的修古
禅发展大要
作者:黄志辉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慧能  中华书局  当代中国    大雄宝殿  《宋高僧传》  洞宗  宗教活动  抗日战争 
描述:禅发展大要黄志辉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宗派,也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宗派。按传统的说法,禅宗创始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创始人是印度的达摩。其实,禅宗在唐中叶以后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出现,真正的创始人是慧能
柯记
作者:流炀  来源:中学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柯记  花腔  饥荒  春日  满座  襄阳  会馆  短暂  时刻  爆发 
描述:掌声在襄阳城的这座小会馆中顿时爆发。
评艾
作者:于少海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宦官专权  科举制度  学风  抗清斗争 
描述:英是江西临川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对明末的宦官专权、取士制度进行了揭露、批判。他活跃于文坛,创一时之风气。晚年积极参加抗清斗争.
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民党  烈士纪念碑  大革命失败后  鄂中地区  农民运动  秋收暴动  农会组织  革命道路  组织指挥  武装革命 
描述:刘绍
关于宣诗社
作者:王俊义  来源:文物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社  林则徐  龚自珍  黄爵滋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道光  肯定说  魏源  嘉庆 
描述:《文物》1979年第2期所载的《读林则徐手迹》一文,为研究鸦片战争和编写林则徐传记提供了新的史料,甚为有益。但该文肯定说:"戴絅孙曾加入宣诗社",并以他"同黄爵滋、龚自珍均有交谊"为佐证
不可割断的宋史
作者:朱瑞熙  来源: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初期  王安石  活字印刷术  清明上河图  文天祥  科学技术  民族英雄  北宋  中国古代  宋史 
描述:科学技术,都较北宋有所发展。文学艺术领域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作品,如辛弃疾、陆游、李清照、文天祥等人的诗词名篇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毫不夸大地说,南宋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甚至各项制度,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的地位。多年来,或许由于南宋的皇帝几乎都是强敌面前的主和派(仅宋孝宗和宁宗初期曾经积极主张北伐),对北方的金朝和蒙古(元)长期屈辱求和,因此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南宋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统治阶级极其腐朽的黑暗时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符合历史事实。以下我们从四个方面,即南宋更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实践、王安石新法的最好检验、培养民族英雄的沃土等,来论证南宋时期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