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晚明文论话语下的《牡丹亭》批评
-
作者:孙书磊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文学批评 文论话语 晚明时期 公安派 批评态度 唐宋派 戏曲批评 王骥德
-
描述:》传播也产生一定影响。晚明主要的文论
-
晚明歌妓景翩翩及其抒情诗初探
-
作者:颜莉莉 来源: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翩翩 景翩翩 抒情诗 抒情诗 南朝乐府 南朝乐府 吴声歌 吴声歌 西曲歌 西曲歌
-
描述:晚明歌妓景翩翩著有诗集《散花吟》,内容多为其生命情景的真实反映与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白,渗透着守望爱情、挣脱命运与无力摆脱等复杂情绪,带着女萝般的女性符码和走出风尘的命运诉求。而在艺术上直承南朝"吴声
-
陈洪绶与晚明曲家
-
作者:孙丹妍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孟称舜 曲家 晚明 张岱 戏曲活动 祁彪佳 上海博物馆 汤显祖 杂剧
-
描述:陈洪绶以画知名,论者以为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书法也别具一格,自成面目。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除了书画,另一种艺术形式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那就是戏曲。晚明在中国戏曲史上的成就堪与元代媲美,宋元
-
关于晚明戏曲发展雅俗之争的论述
-
作者:程娟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俗之争 汤显祖 沈璟 临川四梦 士大夫阶层 市民阶层
-
描述:晚明社会经历了激烈的变化,专制主义集权的残忍性在内忧外患中渐趋消解,资本主义萌芽西方思潮传入,市民阶层参政意识强烈,士大夫阶层审美趋向通俗化,这些深深影响了晚明戏曲创作的风格,引起了关于雅俗音乐
-
晚明文学革新中的“童心”说
-
作者:李婕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革新 童心说 王阳明 罗汝芳 本体 汤显祖 袁宏道 文学家 孟子 思想家
-
描述:新思想所包含的学术底蕴。一、王阳明的"心性"说"童心"这一概念就词源学上看,虽也可溯于老子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更与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
-
王铎的理论与晚明的文艺思潮
-
作者:张以国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铎 复古主义 书法发展 董其昌 复古派 袁宏道 反复古 运动 汤显祖 理性主义
-
描述:化。因此,进一步探讨王铎的理论与晚明文化复古运动的关系,不仅可以揭示王铎书法的渊源,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晚明别具一格的时代文化。
-
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综论
-
作者:朱万曙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家 皖南地区 戏曲创作 汤显祖 汪道昆 “情” 玉合记 潘之恒 《西厢记》 晚明时期
-
描述:一区域的群体现象,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戏曲创作或评论的区域文化特色也没有得到揭示。有鉴于此,本文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戏曲文化现象试加讨论。一、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的生成条件晚期时期是戏曲创作继无
-
晚明禅学三系及其特质
-
作者:戴继诚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宿系 临济宗 曹洞宗 净土信仰
-
描述:晚明禅学三系是佛教复兴的重要内容。由于传承不同与对净土信仰的理解有异,三系宗师的行事风格与思想宗旨存在明显分歧。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既可洞悉晚明禅学的特质与风范,又可管窥佛教的发展走势。
-
商业精神:晚明文化活的灵魂
-
作者:王恺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审美心理 商业精神 商业社会 日常生活 审美趣味 文化市场 文化圈 戏曲 汤显祖 商业意识
-
描述:本文围绕商业精神对文化的渗透、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晚明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特点、文人审美趣味的商业心理折射,以及士子矛盾心态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试图对晚明这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阶段有一个较为
-
晚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晚明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
描述:明代中叶以后至晚明,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晚明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