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牡丹》主题探索
-
作者:徐洪火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 吴炳 汤显祖 临川派 知识分子 明代中后期 吴江派 十七年 封建科举制 喜剧作家
-
描述: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清兵南下,被俘不屈,自尽于衡州湘山寺.他的传世剧作有:《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疗妒羹》、《情邮记》,合称《粲花别墅五种》,也称《石渠五种曲》.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对吴炳的剧作评价甚高,把他与汤显祖相提并论.他在《闲情偶记》卷三中说:
-
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浅谈昆剧舞美设计)
-
作者:齐思力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断探索 舞台美术 昆剧 传统艺术 牡丹亭 充分发展 艺术风格 新课题 舞台空间 风格特点
-
描述:台美术、灯光、人物造型等各种手段,使每个剧目在昆剧统一的艺术形式中层现出独特的风格。这是我们搞舞台美术创作人员的新课题。这里就昆剧《钗头凤》、《牡丹亭》两剧的舞美创作,谈谈我们的体会。
-
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
-
作者:王善禄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 先秦儒家 《荀子集解》 中华书局 《孟子正义》 商业观 《史记》 《汉书》 《周礼》
-
描述: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
-
刘绍棠所探索和追求的
-
作者:李影心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棠所探索和追求的
-
何周礼:于设计中探索东方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建筑技术及设计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室内设计师 东方文化 周礼 中国建筑 建筑设计师 设计中心 设计风格 现代语言 香港
-
描述:筑都是很玄妙的,他醉心的理论是:中国建筑里面,即使一个小概念,也能够宏观演绎,相反一个宏观理论也很微小化在香港国际时尚荟萃展的设计中,何周礼贯彻了他的理念,含蓄地体现了展览的东方大都会气息。[第一段]
-
品《牡丹亭》之探索“梦”的前奏与情感的变化
-
作者:周明璃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梦 前奏 前奏 情感 情感 哀怨 哀怨
-
描述:变化所导致这场梦的必然原因,从而证明这场梦对于现实的意义,以及与生命体内在逻辑的关系。
-
"昆曲"列入高校区域课程探索
-
作者:施敏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教师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 音乐学 学校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组织学 指导方案 牡丹亭 地域优势
-
描述:它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们高等院校在保护、传承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何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培养世界遗产教育的师资的重要途径.
-
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
-
作者:史念海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志 北魏 郡县 《太平寰宇记》 《汉书》 《隋书》 长安 《魏书》 陕西省 汉中
-
描述:一九七九年三月,第一次全国地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承邀参预末议。会议讨论了全国地名工作近期和长远规划,确定了我国地名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会议还讨论和修改了《我国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和《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两个文件
-
实践探索-谈舞剧《牡丹亭》的舞美设计
-
作者:赵善富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实践探索-谈舞剧《牡丹亭》的舞美设计
-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
作者:韩启宁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创造性思维 戊戌变法 能力培养 王安石变法 袁世凯 课堂教学 创造思维
-
描述:历史学科教学的三大任务是: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由于目前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历史学科的副科地位等因素,使许多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中的历史事实与现成结论,而不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获得与现成结论相符的思想认识;学生...